GCN 2.0架构解析:全方位的增强一
AMD自己从来没有用过GCN 1.0/1.1/2.0这样的表达方式,全部统称GCN,这里只是为了方便区别和描述而已。
R9 290X在架构上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在各个模块上都做了改进和增强,核心规模也大得多,使用了62亿个晶体管,不过在制造工艺保持28nm不变的情况下,核心面积依然控制得非常出色,438平方毫米只比“塔希提”大了24%。
架构总图:44个执行单元、2816个流处理器、四个几何处理器、64个ROP光栅单元、1MB二级缓存、512-bit GDDR5显存位宽、TrueAudio DSP、CrossFire XDMA引擎、六个Eyefinity显示控制器。
着色器引擎:R9 290X在大的层面上划分成了四个着色器引擎(Shader Engine),每个都包含11组计算单元(计算资源可灵活配置)、一个几何处理器(和其它着色器引擎负载均衡)、一个光栅模块(屏幕像素分区)、四个渲染后端(1-4个可配置)。
作为最基础的模块,计算单元在架构上丝毫不变,只是做了些许改进。
几何处理可以每个时钟周期处理最多4个原语,几何着色、硬件曲面性能也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