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lon 64性能很好,但是超频方面完全不如Pentium 4。2005年,AMD发布了服务器型的Opteron 144 1.8GHz,价格不到150美元,Socket 939主板搭配Unbufferd DDR内存就可以支持它。
最关键的是,它有惊人的超频空间,很多都能达到3GHz,而那时候消费级最高端的Athlon FX-57也才不过2.8GHz,而且要1000美元。
2005年,奔腾完全被速龙压制,价格上得以更加亲民,Pentium D 820就只要240美元,Athlon 64 X2 4200+则要贵上百美元。
Pentium D 820的默认性能很一般,但是大多数都可以超到3.8GHz,部分样品甚至能突破4GHz。
第二年,Intel带来了Pentium D 805,仅仅要130美元,却可以超至4.1GHz。在那个AMD疯狂的年代,这是I饭们不多的盛宴。
Intel Pentium E2000、Core 2 Duo E6000/E8000
2006年“扣肉”的诞生让Intel彻底翻身,也成就了超频的又一个黄金岁月。
首先是奔腾双核,酷睿2双核的二级缓存砍到1MB而已。E2140 1.6GHz、E2160 1.8GHz分别只卖80美元、90美元,超到3.0GHz以上都是小意思。
E6300 1.86GHz也不到200美元,能直上4GHz,干掉580美元的旗舰E6700 2.67GHz跟玩儿似的。
Wolfdale E8000系列采用了45nm新工艺,E8400 3GHz之类的都可以很容易跨过4GHz。事实上完全可以说,酷睿2家族里似乎没有不能超的。
2007年诞生的它也成了长久的神话,特别是在AMD后继无力的情况下,I饭经常会骄傲地冒出一句“Q6600秒你全家”。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65nm工艺、酷睿2架构的它默频2.4GHz,能轻松超到3.5GHz左右,对于当时还很复杂的四核心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另外,Q6600首发的时候价格高达850美元,但是三年后降至200美元(现在一年一代弄得这种情况已经不可再重现了),变得更加流行。直到2011年,它才被Q9550所取代,后者同样很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