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Mantle?其效果又如何?
要想知道如何才能使用上Mantle,就得知道Mantle技术的组成。宏观来说,Mantle技术主要融合了一下3个元素:
1.AMD Catalyst催化剂套装内的Thin驱动程序允许应用软件与硬件直接对话。
2.基于次时代图形架构GCN的GPU。
3.基于Mantle SDK打造的游戏应用或游戏引擎。
有了这三个元素的协同工作,就能提供一套完整的Mantle硬件/软件栈,自此便可利用高效且低成本的渲染管道了。对于游戏玩家们来说,使用Mantle的前提条件就是一块GCN架构的显卡(如AMD Radeon R9系列、R7系列以及HD7000系列),安装上支持Mantle的驱动程序(如AMD Catalyst 14.1 Beat及之后的驱动程序),然后运行利用Mantle SDK打造的游戏(如寒霜3引擎的游戏),就可以体验到Mantle了。
Mantle在游戏中的作用有多大?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际测试,来看一看Mantle在游戏中到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首先看看CPU性能在足够强大的的情况下,不同档次显卡之间在采用DirectX API和Mantle API时的性能区别。
《星群》是一款基于Mantle SDK开发的游戏,它能够很好的利用Mantle技术更加深入的挖掘出显卡的性能。对于这一款游戏来说,在CPU性能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只看不同档次显卡开启Mantle API前后的表现,可以看到使用Mantle API时整套平台的性能相比使用DirectX API时是有明显提升的,而且越高端的显卡性能提升幅度就越大。R9 280X开启Mantle API后性能比使用DirectX API时提升了67%之多,而R9 270X开启Mantle API后也有33%的性能提升。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在显卡相同,CPU档次不同的情况下,Mantle所能带来的帮助。这里我们使用i7 4770K和i3 3220分别与R9 290X搭配,测试项目是热门大作《神偷4》。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神偷4》这款游戏中开启最高画质后,i7 4770K搭配R9 270X这样的顶级配置使用Mantle API前后的性能提升幅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过相比使用DirectX API也有近12%的性能提升。而在i3 3220这种CPU性能相对较低的主流级别的平台上,Mantle发挥的作用要更大一些,这套平台开启Mantle API后相比DirectX API时性能提升了近35%。
由此项测试可知,Mantle API对于低端CPU平台的帮助要比高端CPU平台更大更明显。也就说,如果你预算有限,只能选择一款低端CPU时,那么Mantle技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你CPU性能的不足的问题,让你平台的整体游戏性能达到接近高端CPU平台的水准,这还是相当实用的。
出于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也为了进一步验证刚才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又找来了一块R7 260X,让它再次分别搭配i7 4770K和i3 3220进行测试。结果证明,Mantle API确实在CPU相对低端的平台上更能发挥出作用。这次由于显卡本身性能的制约i7 4770K平台开关Mantle API前后的性能几乎没有提升,而i3 3220平台开启Mantle API后则获得了20%的性能提升,帧数甚至已经追上了i7 4770K平台。这回我们可以肯定,是Mantle技术帮助i3 3220平台更加充分的挖掘出了R7 260X的性能,使后者达到了接近于搭配i7 4770K这种高端CPU时的性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