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选购!散热器、电源和机箱
接下来是散热器的选择,其实对于不会超频的玩家来讲,强化CPU散热器更主要的目的在于提升整台电脑的逼格……呸呸呸,是外观,外观才对。不过如果运算量比较大,安装一个第三方的强劲散热也不是不可,在这里小编只是提供一个可选项,因为不带K的锁频版CPU实际上原装散热器完全能够控制住在任何使用条件下的温度,更换更高级的散热器只是能够让你的电脑更安静稳定的运行而已。
散热器的选购请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不要选择低价位的热管直触型散热器,在CPU散热器中,由于热量传导有CPU封装这样一块金属板,所以设计不过关的热管直触型散热器的热管边缘凹槽反而会减少导热面积,在热管底部增加铜板可以均匀分配CPU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使热管的导热能力有着最大化的发挥。
另外,不要选择纯铜散热器,铜的密度很高,所以会对主板本身构成非常严重的拉拽,即使有背板支撑,也会或多或少的导致主板变形,而且从材质本身来讲,铜的密度高,所以导热强劲,但是铜质地较软,处理后比较光滑,在流动空气中的受风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散热能力并不如铝片。
最后,千万不要选择无边框风扇,风扇边框的意义在于强化空气流动指向性,在没有边框的情况下,风扇转速越高,空气散逸损失越大,也就是说在芯片发热较大的情况下,无边框风扇想要提升风压,所需要的转速将随着需求指数级增加,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噪音,千万不要选择无边框风扇。
在最后的最后,普及一个散热器小知识,这是多年以来大家对于散热器系统的误区,就是:导热效率不等于散热效率,底座与热管设计以及穿FIN/焊接的工艺影响的是导热效率,而鳍片设计/面积以及风扇性能影响的是散热效率,评价一款散热器,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点,所以,导热效率+散热效率=综合散热能力,这才是选购散热器的正确方式,最理想的散热器设计=铜底+铜管+出色的焊接与穿FIN工艺+铝制的散热鳍片。
电源方面,小编并不推荐定位低端的入门级低瓦数电源,因为高瓦数电源不代表功耗就大,在同样的负载功耗下,高瓦数电源相对于低瓦数来讲要更省电才对,因为电源有着一个转换效率的概念,一般来讲,50%负载到70%负载时的转换效率最高,如果您的整机功耗在400瓦,那么搭配650瓦至800瓦的铜牌认证或更高级电源才是最佳选择,虽然电源本身的价格要高一些,但是从质量、性能以及寿命各方面,高档电源都要明显优于低端电源。
至于机箱方面,小编真的不好给建议,一般来讲,真正的性价比机箱都集中在199-799这个价位区间,这个价格区内的产品不同价位的产品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无论是性能、空间还是质量做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不过为了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小编还是建议选择199-299价位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