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接触SSD,是Intel的40G SSD,具体型号忘记了,只记得价钱是大概是1k左右。然后2011,2012年,64GB开始普及了;2013年128GB SSD也开始越多越亲民了。随着现在的新游戏容量越来越夸张(比方说cod11和NBA2015都是50GB左右的容量),很多新购买SSD的朋友会考虑一步到位考虑直上256GB SSD。除了部分追求极限性能的产品外,六百到七百价格段,可选的产品都非常多了。那么,价格差不多,东西都一样吗?
虽然,所有的SSD主要都是由主控,闪存,固件,缓存四个部分组成,但是主控和闪存的组合不一样,性能必然不一样;甚至主控和闪存一样,固件不一样,同一品牌的性能也会不一样。
在此先特别说明缓存的问题。因为不少SSD是没有缓存的。比方说,东芝自身品牌的SSD。性能不俗,但是采用无缓存的算法,4k随机读写性能还是影响比较大的。再如SF2811主控的产品,是采用OE模式,也就是预留缓存空间的模式。这个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120GB,240GB产品的原因,因为部分的空间作为OE预留缓存空间,容量上有一定影响,同时和更高速的缓存比较,闪存还是相对“慢”。
以我笔记本使用的建兴ZETA 256GB来说,采用的是海力士编号H5TC2G63FFR的闪存,容量256MB。M6P也是用一样的缓存芯片
一般而言,256GB SSD配256MB缓存,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的产品,用的是128MB的缓存。要说缓存容量不重要?很多高端的SSD都有根据容量调整缓存的大小,甚至1TB的SSD搭配1GB的缓存。缓存作为沟通主控和闪存的驿站,容量还是大一点好。1000:1的比率算是最科学的方案了。
主控的话?要说万能的主控?我暂时没有接触过。从小厂货到国际大品牌我都接触过,所用的主控只能说各有千秋。但是,有部分的低成本方案,倒是值得商议的。
智微的JMF667主控,JMicron所推出的第四代SSD主控,采用TSMC 55nm工艺制造,提供四条闪存通道,最大容量256GB,可支持最大512MB的DDR3外置缓存。
抛开只能支持256GB容量不说,性能各方面也没有任何亮点,基本上就是各大品牌的杀价区或者是山寨才会用到。
关键是,JMF667H的满盘性能衰减问题比较严重。智微这次主要用交叉算法就是软件解决闪存提速问题,好处就是节约成本,不需要做那么多通道(减少很多硬件开销),电路设计简单,只需要每通道连接多DIE再用算法解决。缺点就是算法比较复杂,比通道消耗更多的时间和CPU,连接的DIE越多,延迟越大(闪存的页读取和页编程是固定的,CPU处理算法也需要时间),对主控的CPU消耗也更大。JMF667H采用单CPU(其他厂商新品都是多CPU了),发热和稳定性有待考验,尽管说是55NM,这颗主控的亮点就在于interleave算法了,对算法依赖比较大,固件很关键
作为市场上普及最广的主控,SF2811虽然比较老,但是某些特性还是值得称道的。比方说DoubleWrite技术。直译的话就是双倍写入技术,意译其实应该说是可压缩数据写入量减半技术。但是,正如火影忍者里面,宇智波鼬所说,任何术都有其缺点。无论SF2811的任意特性,本质是建立在压缩型数据上的。反过来说,非压缩数据的话,有可能给虐成狗。什么叫做压缩型数据,比方说办公文档,文本资料,网页缓存(非视频)甚至部分游戏数据都算是压缩型数据。检验是否压缩型数据很简单,直接用压缩工具压缩文件,压缩后变化越是大的越是可压缩。但是,对于经常处理图片,视频这种不可压缩数据的朋友来说,压缩算法就完全用不上。
而且,主控采用的垃圾回收机制也是一个分水岭。针对于服务器的产品多数都是采用实时回收机制,就是当有数据写入到原有“删除”掉的数据所在位置,才会进行垃圾回收。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减少写入量,对闪存的品质要求低。但是变成了写入和垃圾回收同步进行,运算量非常大,速度自然受到影响;相对而言,闲置垃圾回收机制,就是在主控没有数据运算的时候,主动进行垃圾回收配合,这样子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SSD的效能,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减少掉速(注意,不掉速是相对的)。缺点是,必须用品质高的闪存,成本相对高一点。
现在大主流都是采用非压缩算法,以及实时垃圾回收机制。建兴ZETA采用的慧荣SM2246EN主控,虽然是新力军,但是还是挺全面的。支持最多4通道,每通道8CE的闪存颗粒,支持最新ONFI 3.0标准1x/1y nm制程的NAND闪存颗粒,支持Toggle 2.0标准1x/1y nm制程的NAND闪存颗粒,支持全局磨损平衡算法,支持硬件级加密。从各项指标上来看,与目前的主流主控芯片相近。关键还有一点最适合我笔记本的特征是,功耗极低。
闪存,这个其实是大头。一般来说主控和固件,就是影响性能而已。闪存也影响,但是,更关键的是,闪存基本等于先天的寿命(固件算法,缓存机制都会影响寿命)。
via:太平洋电脑网
游民硬件外设发烧友QQ群成立:
如果你对硬件感兴趣,可以直接点击图标加入到QQ群中进行讨论:
手机用可以扫描二维码加群进行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