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插拔方式牢靠 配触控笔
前面提到Z20t采用的是可插拔二合一设计,当顶盖拔下来之后会单独作为平板使用。这种设计思路与我们熟悉的华硕Transformer系列产品非常相似。这种设计的优势很简单,就是能够给用户提供完整的平板+笔记本体验,用户在使用平板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而当合体称笔记本之后快速输入、优秀手感、多接口等主流笔记本的优势也能够完全展现。当然这么设计的缺点也是比较突出的,那就是由于转轴的限制和键盘底座手感的需要机身厚度无法保证。
既然选择了这种设计,那我们来看看它的连接方式。实际上与目前市场的同类可插拔的方式很相似,东芝Z20t也采用数据接口+锁扣+固定杆的三重连接。数据接口用来连接平显示、触控、按键以及供电的各种与底座之间的交流功能。实际上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转轴部分需要连接两个排插接口。而为了确保平板能够稳定的带动转轴进行平稳转动,厚厚的金属材质的固定杆也是必备的,所以在转轴的左右两端你会看到两根金属光泽厚柱。另外为了确保在倒立状态下平板端不会自行脱落坠地,转轴部分还设计了锁扣,你会看到在转轴部分有两个黑色的金属钩来钩住平板。当需要分离平板的时候,用户就需要放开转轴上的锁扣拨子。
说起来锁扣钩子的方式相比较磁吸固定(比如华硕的T300 Chi)来说其实并不是最优选择。因为磁吸式不仅可以保证平板稳固不跌落,同时也最利于用户的连接和插拔。希望东芝后续的可插拔设计产品可以去考虑磁吸设计方向。
值得一说的是,在平板底部实际上你能够找到一根触控笔隐藏在那,在笔记本模式下,这个触控笔是不露出来的,而当用户使用平板模式的时候,触控笔可以帮助你更快的完成一些记录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该机的开关键如常见的可插拔设计一样在平板端。而且按键的尺寸非常小,在日常使用中,用户很难做到准确的一次性盲操作,相比较Surface这类设计易用性稍差一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这样也同样不容易误碰,开关键作为一个不算常用的功能,这么设计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
键盘触控板:弹性和键程不错 配备“小蓝帽”指点杆
键盘是一台笔记本能够给用户带来高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Core-M这类二合一本来说,能够配备单独的键盘底座本身就是一种贴近传统笔记本的设计。这将给东芝Z20t这类产品带来完全不同于MacBook(为了轻薄键程设计太短)之流的键盘操作感觉。
从实际上手的感觉来说,Z20t的按键弹性非常不错,按键的键程适中,平时在敲击文字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流畅的输入,并没有明显的问题。另外由于键帽之间的距离很大,在快速输入的时候用户实际上即使没有点到键帽的中心部位也能够实现“命中”而不至于输错。不过也正因为这样,Z20t的键帽面积比常见的笔记本要小一圈,尤其是一些功能按键面积甚至不足标准按键面积的一半,相信比较粗犷类型的用户操作起来或许会有一种定位感不太明显的感觉。口语化的表达可以这么描述“心里有点没底,但是操作起来竟然异常顺利。”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东芝Z20t配备了“小蓝帽”指点杆,所以实现的功能自然不必多说,跟ThinkPad指点杆是一样的,只是在手感上有明显的差别。首先来说“小蓝帽”的材质虽然是橡胶材质,但是表面做了特殊的涂层处理,这跟目前的“小红帽”的颗粒状防磨处理完全不同。这种涂层材质与早年的ThinkPad所用的“小红帽”很相似,优势是摩擦力更大,手指更不容易打滑,问题也与那个年代的ThinkPad“小红帽”完全一样:掉渣渣,而且时间久了会磨白。从操控感受上来说,其实它的定位感还比较好,比ThinkPad“小红帽”速度略快一点点。与之配合的底部触控板按键键程稍短,按键感受不够明确。总的来说,小蓝帽组合带来的操作感相比较ThinkPad的确要差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