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况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使用Furmark对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OC 8GB显卡进行了烤机测试,测试时间在10分钟左右,室温为26度。
此时GPU频率为2467MHz,GPU温度为58.8度,整卡功耗则是达到了129.9W。三个风扇的转速均为38%,比较静音。
测试感想:
首先是AI及生产力方面,相信通过前边的测试,大家对这款显卡的AI性能已经有一个足够的了解,无论是AI图形图像生成,还是在大语言推理方面,作为RTX 50系的入门显卡,搭载了第五代Tensor核心的RTX 5050依然可以保持比较高效的性能发挥。
而在生产力方面,我们使用的是SPECviewper 2020进行更为全面的3D建模相关性能测试,该软件包括3ds Max,Catia, Maya等多款设计软件在内的全面性测试,整个测试过程中,模型的视角转换和加载都是非常流畅,可见RTX 5050运行生产力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之后是游戏性能方面,如果要形容RTX 5050和哥哥RTX 5060的差距,通过他们的规格就可略知一二,老黄精湛的刀法是在RTX 5060(GB206-250)的核心上再砍一刀,于是仅有其3分之2流处理器的RTX 5050(GB207-300)就这样诞生了。
不过和哥哥相比总是会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于是转头,我们再来看看采用了AD107-400核心的RTX 4060。
事实上,同为8GB显存,RTX 5050在不考虑黑科技“多帧生成”的情况下,其本身性能是略低于RTX 4060的。而在开启DLSS 4“多帧生成”的情况下,RTX 5050实现了全面超越,甚至于部分游戏能够达到RTX 4060的两倍帧数之多(如:《黑神话:悟空》)。
其实,在前边我们也说过,与定位甜点级的XX60不同,XX50的定位是入门级,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RTX 5050虽然也能2K分辨率畅玩多数3A大作,但是该卡更多是为1080P分辨率的轻度游戏爱好者,或者是办公、轻度AI用户群体而生的。
且在发展方向上,低功耗、低发热量的RTX 5050拥有小体积不占空和大体积高散热性能两个不同的运行环境。
最后,在价格方面,以同为七彩虹的iGame Ultra W DUO OC价格举例,iGame RTX 4060 Ultra W DUO OC 8GB在自营店的售价是2599元,而iGam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的售价则是2199元。前者售价比RTX 5050高了20%(贵了400元)性能提升却不到20%。
因此,如果你是手头预算比较紧凑,或者是想体验小卡来组建ITX机箱的用户群体,不妨考虑一下七彩虹这款iGam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