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硬件参数不惊人,但体验出色的实用安卓旗舰。多彩定制外观是加分因素,界面几乎纯净原生。诸多人性化的智能感应功能:抖抖手机就可拍照, 不碰电话就可精准语音操作,自动判断各种场景模式。X处理器实际表现优异,在发热和耗电上控制出色。
自从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这家曾经的手机巨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 非常安静。全球裁员、撤并部门、更换管理层、更换Logo,摩托罗拉移动在沉寂中经历着重组,期望迎来新生。上周摩托罗拉在纽约发布了首款带有谷歌印记的 旗舰智能手机Moto X,吸引了全球科技媒体的关注。
这款被称为“谷歌养子”的产品有几大关键词是美国制造、个性定制以及智能感应。Moto X在宣传中强调,这是首款在美国组装的智能手机,机身后背底部有一行小字“美国设计与组装”;这令人不禁想到克莱斯勒在美国橄榄球超级碗决赛的《美国中场时间》广告,意在唤起民众对美国制造的荣耀,呼吁支持尚未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苹果此前也将Mac Pro部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性象征。
Moto X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个性化定制。用户可以在Moto Maker网上上定制这款手机的前后面板,边框、存储空间、桌面背景,只需四天就可以完成定制。摩托提供了18种机身颜色选择,还会在稍后推出乌木、红 木、竹子、柚木四种木质背壳,但要额外收费。摩托在宣传中表示,Moto X可能的搭配组合超过了2000多种。在智能手机硬件设计难有突破的当下,在机身颜色材质上做文章也是一种突围选择。
智能感应功能会在随后功能测试中详细介绍,先来看机身外型。我拿到的评测样机是标准的黑色版。Moto X重130克,属于主流智能手机重量。三围比例分别是长129.3毫米、宽65.3毫米、厚5.6-10.4毫米。与4.8英寸屏幕的谷歌亲儿子Nexus 4(与LG合作生产)相比,4.7英寸屏幕的Moto X整体尺寸小了一圈,却有圆润饱满的感觉,更适合单手操作,成人手指可以轻松完成几乎所有屏幕操作。
包装盒内包括简单说明书、Sim卡槽顶针、Micro USB充电线与插头。有点意外的是,充电插头带有两个USB接口,这方便了用户同时给两部设备充电。这些小配件依然都是中国制造的。只有机身是摩托在美国 德克萨斯州的工厂生产的,摩托以此解决了2000多美国工人的就业问题。 现在很多智能手机已经不再附送耳机,Moto X也不例外。
Moto X的正面与Nexus 4也有些相像,但屏幕下方的“下巴”要短不少,显得非常紧凑。屏幕上只有三个虚拟按键;上侧是扬声器,前摄像头设计在右上角,但麦克风则被放置在屏幕下方右侧,Nexus 4是在机身下侧。Moto X下侧正中有一个Micro USB接口,顶部正中是耳机接口。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屏幕下方右侧的麦克风开口,破坏了正面整体设计的一致性,如果是其他颜色机身,这个小点可能会更为明显。
从左至右依次是Nexus 4、Moto X和iPhone 5
机身左侧是Nano Sim卡槽,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苹果iPhone 5后第二款主流智能手机采用Nano Sim卡的。普通Sim卡与Micro Sim卡需要换卡,或者动手剪卡(有一定风险)。机身右侧则是开关键以及音量键。与Nexus 4把电源与音量键分别放置在机身左右两侧的设计相比,Moto X的设计较为紧凑,但在截屏(同时按住电源键与音量下键)操作时,没有Nexus 4那么顺手。
机身背部正中从上至下依次是主摄像头(1000万像素)、补光灯和摩托罗拉经典的大M标志Logo;在背部右下侧,摩托还放置了一个麦克,以便更好的接收通话声音。摄像头的右侧则是外放扬声器。除了扬声器和前摄像头之外,Moto X的前后面板整体基本左右对称,更符合古典设计美感。但我拿到的这款Moto X,主摄像头玻璃内已经进了一颗明显的灰尘,不确定是否快递过程进灰的原因。
Nexus 4的外放扬声器同样设计在背部,但水平放置时,扬声器的音量与外放质量会受到明显影响。而Moto X的背部呈现出明显的弧形,中间比两侧要厚出数毫米,因此在水平放置时,Moto X的外放扬声器不会接触到桌面,外放音量没有明显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