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影一样,不少电子游戏中也有着机械怪兽的身影,在2013年发售的《生化奇兵:无限》中,那只保护着伊丽莎白的机械大鸟“鸣禽”,就给不少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响亮的吼叫、散发着红光的双眼,巨大柔软的翅膀,在游戏本身蒸汽朋克的设定下,鸣禽的身上也具有着狂放、粗糙与坚硬金属的特质。
机械怪兽们不仅高大、威猛,还会发光,帅气到了极点。但说到能赋予机械怪兽充足的野性,打造出它们在自然界中真实生存状态的代表性作品,非《地平线》系列莫属。
在第一代作品《地平线 零之曙光》中,每一只机械怪兽都有自己的闲置、警觉与战斗状态,它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不同,在战斗中的攻击策略也不同。形似迅猛龙的观察者们喜欢群体狩猎,相互配合扑杀猎物,体型酷似霸王龙的闪电颚则习惯用粗壮的尾巴横扫敌人,它背部的定向导弹可进行范围轰炸,消灭一切威胁。
制作组们别出心裁地运用物理引擎,将机械恐龙的身体分为了多个模块,以打造出真实的“机械鳞甲脱落效果”,它们会因为埃洛伊弓箭和长矛攻击部位的不同,而出现对应的脱落或损坏。在面对强大机械恐龙时,利用走位和翻滚创造良好的射击角度,攻破机械恐龙的各个弱点以造成高额的伤害,也成为了战斗的一大乐趣源泉。
生物特征与军用武器相结合的机械恐龙们,与使用弓箭、长矛等原始武器的人类产生了鲜明对比,力量的不对等让每一次战斗都变得更为惊心动魄,自然界弱肉强的生存食法则也在此展露无疑。
虽然机械怪兽在不断进化,但其大部分情况下依然是依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外表让人为之狂热。但我始终在期待着,机械怪兽题材能做出更多有趣的衍生,例如在故事内核上,讨论科技发展的反思、人类滥用科技最终导致毁灭的暗喻,还有人工智能的觉醒,以及自然界与科技发展的平衡关系等等。
或许我们也可以畅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地球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之时,机械兽类们真的能够弥补自然循环的缺失,担当挽救人类文明的重要角色,人与智能机械的和谐共处或许会掀起一波全新的思想浪潮,科技不再会是“毁灭”的代名词,而是拯救与希望的象征,正如《地平线》想要传达的主题一样:“人工智能可以毁灭我们,同样也能拯救我们。”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地平线:西之绝境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