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三亚多个海域发现剧毒僧帽水母。
对此,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及专家经现场调查,调查后发现,该物种并非剧毒僧帽水母,而是僧帽水母的近亲蓝瓶僧帽水母,毒性较小。
公开资料显示,蓝瓶僧帽水母英文名为bluebottle,是僧帽水母的一种,海产无脊椎动物。
其个体由伞部和口腕部两部分组成,伞部呈扁平圆盘形或球形,伞的腹面有口,口下悬垂口腕部。相较于僧帽水母(口腕上有数十只触手,长可达10米),蓝瓶僧帽水母体型较小、只有一条长长的主捕捞的触手,毒性较小,被其蜇伤会有点疼痛和肿胀,但没有出现蓝瓶僧帽水母致人死亡的报道。
它们以微小的生物及有机物为食,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在马尾藻海的温暖水域中尤其常见,它们终日在大海上漂浮,有时会被海风和海浪吹到海岸附近。
专家介绍,它们通常不会以个体形式出现而是成百上千的漂浮在海面,它们的运动是被动的,由风和水流驱动,它们不能游泳,但可以通过其气囊来漂浮。
三亚海域本无蓝瓶僧帽水母分布,由于近期南海季风漂流的影响,三亚近海发现的蓝瓶僧帽水母可能是从更低纬度海域漂流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