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太想做一个好游戏了。”
老陈跟我说,为了最终的质量保障,他们在每一个模块,几乎都找到了业内顶尖的团队——就像是一群人凑在一起,然后造出一个巴别塔的那种感觉。
比如在战斗演出这方面,他们就摇来了《枕刀歌》的团队(去年第二季《枕刀歌》在豆瓣评分9.1);而在故事编剧这方面,他们更是找来了《霸王别姬》《活着》的电影编剧芦苇及其弟子们;其余像是神仙醋、索冰等人亦在其中;制作方面,亦是找到了广州的专业UE5团队……
这样质量的团队,所消耗的投资自然也是庞大的。《金庸群侠传》的投入很大,预计的投资开发成本会在8亿~12亿这个区间,光是到现在为止的前期投资,就已经消耗了约1.8亿。
相比于《黑神话》超过3亿人民币的投资、《昭和米国物语》2000万美元的成本,这无疑一个相当大的手笔,别说最终是否能如期回本,就连开发是否顺利周转,或许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对此,老陈很豪气地表示,钱什么的,不是问题。
这些投资相比于研究智能驾驶所烧的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鉴于过去有着充足的融资,所以他很自信地表示,玩家们大可不必担心开发的现金流等问题。
游戏目前的核心开发规模约为100人,后续计划要增量到300人。如今,游戏的开发已经进入有条不紊、稳定开发的阶段,整体美术基调已经基本定型,预计将于2月进入美术量产外包的阶段。此外,战斗也在测试当中,预计7月底就可以呈现战斗模块(当然也有可能更早);至于故事方面,很多编剧老师也在一起整合各个的故事线……
如果顺利的话,在明年CJ上就可以看到实机的战斗演示了。玩家们的眼睛自然雪亮,届时《金庸群侠传》自然会获得应有的评价、收获应有的期待。
最后,我问他,有什么想对国内游戏玩家和金庸迷们想说的话吗?
他顿了顿,随后有些怅然:
“希望新的《金庸群侠传》可以打动他们,唤醒他们一个武侠梦吧。”
在中国游戏历史上,从来不乏豪言壮志或有着情怀的游戏制作人。他们的结局亦是截然不同,其中既有着诸如《幻》《地球OL》的存在,亦有着《黑神话》这样最终功成名就、袈裟无数的成功者。
我们并不敢断定《金庸群侠传》的结局究竟是如何,是名震天下抑或是惨淡收场,究竟是成为游戏业与投资业的笑柄,还是成为武侠年代新纪元、成为黑神话之后的下一个里程碑。这一切,都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
言归正传,我觉得这篇专访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看见”——让玩家们知道,新金庸群侠传的这一切,并非无迹可寻的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年累月文化积累的必然。它最大意义,是让依旧喜爱武侠游戏的玩家们知道,在这个已经趋近于没落的武侠世界中,依旧有着这么一个大的团队、依旧有着赤子之心的游戏人、依旧有着一片山外青山。
必须要指出的是,尽管一切制作条件似乎已经成熟,可这毕竟是图森与水墨侠道团队初次涉足游戏项目。现实的引力永远是沉重的,项目进程中总会伴随着超脱掌控的事情,“唯结果论”的游戏业,往往只会注重最终成品的质量如何。
所以,老陈所向我们叙述的一切,是否最终能匹配大家的期望,至少在当下,我们还要打个问号。
在《侠客风云传》的朝廷线中,一身反派气息的陈公公在宝藏岛之战中留下了他的高光表演,一句“本座这功过,就留待后人评说”的荡气回肠之词,配上《逍遥断金》的旋律,曾让人感叹之极。
而如今,我们似乎又隐隐地看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关于新《金庸群侠传》的一切,便留给后来者评说吧。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金庸群侠传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