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期《星鸣特攻》的失败引发了人们对服务型游戏前景的担忧,但游戏开发者大会(GDC)发布的2025年游戏产业现状报告显示,服务型游戏仍然是许多开发者的重点。
报告指出,在其年度调查的受访3A级开发者中,有33%的人目前正在开发服务型游戏。
从所有受访者来看,有16%的人表示他们正在从事服务型游戏的工作,这表明此类游戏往往需要更大的预算,由能够负担开发和维护成本的大型工作室和发行商制作。有趣的是,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兴趣在下一个作品或版本中制作服务型游戏,而42%的人表示他们不会。29%的人表示他们不确定,或者认为这不适用(于他们)。
GDC报告将这一回应描述为“好坏参半”,考虑到近一半的人明确表示对服务型游戏开发缺乏兴趣,这种说法可能有些过于乐观。当然,业界也存在对服务型游戏的热情:例如,前《光环》和《命运》制作人Joe Tung在2024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免费服务型模式“对开发者和玩家来说都好得多”,因为“你可以从长远角度考虑什么对玩家最好。”Tung的Theorycraft Games工作室目前正在开发《Supervive》,这是一款“MOBA大逃杀与英雄射击游戏”的结合体,目前正在Steam上进行抢先体验。
一些受访者表示,他们看到了服务型游戏的价值,“不仅在财务方面,而且在玩家体验和社区建设方面也是如此。”然而,其他人则“表达了他们对玩家兴趣下降、创意停滞、掠夺性行为和微交易以及开发者倦怠风险的担忧。其中一个被提及的最大问题是市场饱和,许多开发者指出,突破并建立可持续的玩家基础是多么困难。”
正如GDC报告所说,服务型游戏的成功“可能是一种利润丰厚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但失败的风险也很高,其后果可能是残酷的:据报道,Rocksteady在《自杀小队:杀死正义联盟》未能引起轰动后进行了多轮裁员,《星鸣特攻》的开发商Firewalk Studios则直接关闭。即使服务型游戏取得了成功,维持其持续运营的需求也可能对开发者造成沉重负担。
调查结果并未完全、明确地描绘出当前服务型游戏开发的状况。58%的受访者来自美国,而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占另外的16%。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媒体、文化和传播学副教授Laine Nooney在Bluesky上指出,该调查“没有来自中国的重要统计意义上的受访者”,只有两个非西方国家的受访者比例超过1%。GDC调查本身也声明,一些回应“可能过度代表了西方开发者的经验,并且可能并不总是反映全球社区的观点。”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究竟什么构成“3A级开发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鸣特攻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