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凌晨一点,我扶着头走出了鹰角。
应鹰角的邀请,我们前往线下进行了《明日方舟:终末地》再次测试版本的闭门试玩。
我没忍住,连玩了14个小时。所幸,这一次的疲惫还是值得的——至少,我认为《明日方舟:终末地》这次测试呈现出的质量,对得起玩家们望眼欲穿的等待。
(观前提示:本次测试平台为PC,文章所描述的仅针对试玩版本展现的内容,不代表最终上线时的结果)
必须要说明的是,《明日方舟:终末地》(以下简称终末地)并非《明日方舟》的直接续作,而是同一IP下的两款作品。
二者就像是明面上分开了的藕,有心人自会看见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某温迪戈的巨大雕像与墓碑上刻印的“女祭司”之名);但慕名而来的新玩家,亦不会因为初次接触而有所困惑。
比如开局的梦境里,管理员身处一片荒凉冰冷的雪谷,而这雪地上的一处“塔”中,盛开着一片小小的白色花海——若是熟读剧情的玩家,自然不难看出这是对“巴别塔”篇章中特蕾西娅脚下花海的暗示;但即便不了解这些,这前行路上的惊鸿一瞥亦不构成理解负担,反而更富单纯的美学意义。
当你真正踏入这个世界,新世界的荒凉,与工业科技的开拓力量,便呈现在你眼前。
“管理员,欢迎来到塔卫二。”
就画风来说,终末地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最写实的那一批3D二游,也可能是利用PBR渲染最多的那一档。
终末地的美术设计,是强调质感的“二次元写实风格”。
在测试版本的第一章节中,黑白灰构成了游戏建筑的主色。塔卫二的工业建筑外形,个人感受是大多采用了粗野派风格,清水混凝土的材质为其增添了一份厚重与灰白,墙上的斑驳与经年累月的水痕则为画面平添了一份真实;同时,建筑本身的线条设计颇有未来主义的风格——两者的交相辉映,构成了一种近未来感那有迹可循且真实的迷人氛围。
目前开放的第一章节地图“四号谷地”,其中的“采石场”,沿着山谷边缘开采的痕迹组成了一个纵深化的环形迷宫,略显悲伤的钢琴与弦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在远离谷地的村落里,主色调则是黄褐色,与远处红黑色的“源石大树”交相辉映,颇有一种末日废土风的感觉。
这样的真实感弥漫在材质、光影、植被的每一处。在探索中,你会发现水泥的马路上有着车胎的划痕与小小的水坑;而当你走出基地,迈向旷野时,云端的投影会将基地与野外鲜明分割开来,大面积且多元化的植被,会在场景光线的远近投射下呈现出堪称真实的光照色彩。
此外,在2D美术方面,你可以直观感受到其溢出的平面设计水平。
而在“二次元”这一画风的大前提下,如何让拥有绘画质感的角色,在写实场景里不产生割裂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鹰角选择用细节打磨说服玩家:
比如服装,终末地角色的着装材质更偏向日常的常服,并蕴含“舟味”的细节;无论是衣服立体感的渲染、衣服褶皱的细节呈现、阴影的投影,还是骨骼绑定与布料解算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使得角色的物理质感十足——就连丝袜的质感,也专门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当这样的角色出现在终末地写实的场景里,自然不会有多少违和感。
当然,这样着重于关键角色的刻画,也会令我有一些隐忧。在试玩中,我能清楚地体会到,自机角色与路人角色的建模精细程度有着较大差别,这一点,就要看官方在后续如何优化了。
(上图为终末地的一个彩蛋:致敬那张摘了墨镜还是墨镜的gif)
在听觉方面,终末地当然没有落下——无论是音效还是音乐。
在探索中,你能感受到很多声音方面的细节:诸如衣料的摩擦、金属的碰撞等等,都有着对应的音效——这里我介绍一个大家可能感兴趣的细节:不同角色的鞋子踩在不同材质上(草地、水泥地等),是会有不同的声响。
比如同样是穿着高跟鞋,佩丽卡的脚步轻盈且清脆,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更富节奏与韵律感;而另一位干员赛希,是修女兼程序员身份,其脚步急促而略显沉重,与其本身慌张匆忙的人设颇为吻合(平底鞋角色亦是同理)。
正常来说,游戏背景音的定位在于提供沉浸感,不至喧宾夺主。主线流程中的大多音乐都是如此,像是四号谷地野外的音乐,相对缓慢孤独。
但当来到终末地工业中心所在地“枢纽区”之后,一种更加雄伟的工业音乐之感便随之而来,其蕴含的情绪略有不安却坚定无比,不断爬升的主旋律与循环波动式的伴奏,包裹着你对新世界的探索与好奇,一起向前冲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我们不一一展开。至少在视听方面,鹰角一如既往地发挥着稳定水平。
在整个流程试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充满现代国风的宏山场景。
严格来讲,宏山场景并不在本次测试的主线之中,属于通关之后自由探索的范畴。而在到达宏山时,我已经连续玩了大约十二个小时,难免有些疲惫,就像是制造站里“注意力涣散”的干员——然而到达宏山地界之后,我却似乎被什么东西疗愈了一样,再度打起了精神。
在习惯了黑白灰的工业科技风与废墟中的沙土后,宏山以大面积的青绿色占据了我的眼球,像是柳树这种游戏里难以制作的模型,亦被做入其中。
这一章的场景呈现,唯有用“美”之一字来形容。我在脑海中搜罗万千诗句,所能想到的唯有一句:
“春风初拂梯田绿,寺竹犹沾宿雨寒。”
青绿的色调本身偏冷,但我置身其中时,感觉到的更多是温暖之感——这种温暖来源于光照的水源、来源于红、橙、黄色以及更为多元的暖色植被(原谅我没种过地认不出来)。当笛箫的鸣奏从远处传来,水面的光芒反射着煦暖的日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意境便就此缓缓铺开。
我不清楚这究竟是所谓的“文化特攻”还是疲惫之后焕然一新的振奋。但当木水之音携带着氤氲的雾气一同涌来时,我确实开始相信,世上有“五音疗疾”一说。
在场景与配乐节奏方面的把控,这一章合适得有些荒唐。地图中有一段竹林相关的迷宫,当你步入其中,似能感受到平静之下的一丝危险杀机,而在竹林飞速变幻时,耳边响起的古筝,竟与其节奏竟莫名达成了一致——似乎冥冥中有人以竹为弦、以琴为引,将其反复拨动。视与听联动,是为“联觉”。
当然,上面那些并不足以概括全部内容。毕竟终末地所呈现的,并非刻板印象的古代“国风”——所谓“国风”,并不一定非要找到一千年以前去;几十年前的过往,几十年后的未来,都是可以利用的元素。
所以,终末地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你从尚蜀的云雾山间走出,看见的是脚下万千灯火的现代都市一般。
如若你有玩过方舟24年的新春活动《怀黍离》,便会对这里有更为亲切的感受——流程中需要你修复的“天师塔”,其上刻印着乾坤震巽之卦象;万顷气象风筝构成天地的阵列,大荒城的梯田鳞次栉比,现代的土地与家园融为一体……
当然,还有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
汉字。
汉字,我认为可能是宏山场景视觉的点睛之笔——文字往往意味着高度凝练的信息内容。像是环境监测站前的黑字,那种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浓浓即视感;而住所之间的邮政编码、路途之间的路牌等一系列现代要素,点缀其中。
而我相信,你已经在之前的实机演示中,看见了“绿水青山,科学发展”的字样。斜坡上有着明显的水渍印痕,形状不定,或浅或深。黑与灰的质感并不完全适用于农业为主的场景,哑白色的基调才是梯田的绝佳配合。
当现代的梯田隐没在绿水青山之中,“天人合一”的感觉便随之而来;而当你从梯田中走出,面前山河美景便携带着光影直射心扉。
我愿称这个过程,为一种“文化共鸣”。于我而言,宏山场景实在是有些惊喜。至少游玩其中的几个小时,用“美术驱动”这样的话来形容它丝毫不为过。
这个过程我唯一不理解的,大概是这么好的东西,竟然会放在这么后边吧。
考虑到战斗呈现与工业玩法这两方面,需要玩家亲身游玩体会,所以这两方面我们就不过多展开,仅仅作一些简单说明。
终末地再次测试版本的战斗方式,为四人即时制的小队RPG战斗。而相比于技术测试时呈现的战斗玩法,战斗系统几乎进行了一个重做——整体来说,我认为如今的战斗更具爽快感,且更考验策略性。
小队每个角色都有着普通技能、连携技与终结技。全队共享技能资源,每位干员的连携技都有着不同的触发条件,玩家在战斗中需要思考策略,判断当下用谁的技能更合适。
由于平A在dps构成中的占比微乎其微,技能与“连携技”的释放combo就尤为重要。游戏提供了物理与法术两个层级的异常:物理异常包括震退、击飞、倒地等;法术异常则包括导电、燃烧、冻结、腐蚀等。而无论是哪种效果,都需要先进入“破防”或“法术附着”状态才能激活——用人话说,就是要连续释放两次控制技能。
而就我的体验而言,这样的战斗,是具备足够“爽”感的:这边雷光刚刚闪烁星落,那边寒芒便已出枪刺喉。当有了足够良好的配队之后,爽快的战斗小怪与精英自然不在话下。而在主线流程中,亦有着有演出足够震撼精彩的boss战。
至于终末地的工厂玩法。老实讲,作为工厂类游戏的苦手,我最初对这东西非常没底,诸如“配平”“拉线”之类的问题一直是我这种工业菜鸟的老大难。终末地再次测试版本则呈现出了一个颇为友好的学习曲线,开局只会传授你诸如采矿机、制造机等等基础要素,而且不会一股脑塞进来,往往是战斗与工业交替着来,一点一点传授。
本次试玩中,基础工业相关的科技树目前开放的内容,包括原料开采、物流运输、材料加工、电力核心、战斗辅助以及探索辅助(滑索)。当我到达宏山场景,发现还有更多以“水”为核心资源的内容。
总之玩法相关的内容我就不做过多展开,你只需知道,如今终末地的战斗+工厂玩法的循环,已经有了一个相当OK的雏形即可。
平心而论,14个小时的经历,远远不够体验完全本次终末地的测试内容。
在游玩中,我会感到一种莫名独特的“对话”感,就像是鹰角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依旧保有着某种倔强的初心一般。鹰角似乎并不期待复制市面上所谓“成熟”的捷径,反而像是拽着一群人向着未知的前方去开疆拓土——但不得不说,这个过程还是挺迷人的。它就像是对当今二游“究竟需不需要玩法”的一次有利回应,也像是对当今二游商业模式的一次再审视。
当然,这只是个测试,测试就意味着并非是完全体。目前的终末地仍有需要优化的内容。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款“非典型”的二游,《明日方舟:终末地》总体呈现出了一种相当迷人的质感。我也很期待着,最终正式上线的它,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明日方舟:终末地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