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火以来,传出了许多高校教职人员担心学生借助该技术作弊,怒喷学生学术觉悟的消息。
然而,近期学生对教授使用 AI 工具的不满也日益增多。
美国东北大学今年的毕业生埃拉・斯特普尔顿(Ella Stapleton)在发现其教授利用 ChatGPT 辅助制作讲义后大为震惊,随即向学校提出正式投诉,愤而向校方提出正式投诉并要求退还8000美元学费。
事件核心在于商科教授里克·阿罗伍德被证实使用ChatGPT等AI工具辅助备课却未向学生披露。斯特普尔顿的投诉材料显示,相关讲义存在多处纰漏:参考文献中赫然标注"ChatGPT"字样、重复出现典型机器拼写错误、配图中人物肢体数量异常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教授曾明确禁止学生在作业中使用AI技术。
阿罗伍德教授事后承认使用过ChatGPT、Perplexity AI及Gamma等工具,并表示“事后看来,我确实应该更加仔细检查这些内容。”。他补充道,教师在使用 AI 时应保持谨慎,并做到对学生透明:“如果我的经历能给他人带来一些启发,那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经过多轮会议讨论,退款请求最终被校方驳回。
东北大学传播事务副校长雷娜塔・纽尔(Renata Nyul)表示:“东北大学支持运用人工智能优化教学、科研及运营的各个环节。学校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AI 的合理使用,并持续更新及在全校范围内执行相关政策。”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事件标志着AI技术正在重塑师生关系。最初学生因使用AI完成作业受到质疑,如今却反过来监督教师的AI使用情况。双方争议焦点在于:高昂学费是否应该对应纯粹的人工教学服务。教育专家指出,这预示着高等教育已进入"AI双标时代",亟需建立师生共识的AI使用准则。
据最新统计,全美已有23所高校出台了专门规范教师使用AI的教学政策。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反映出教育机构正在积极应对AI技术带来的变革与挑战。此次事件或许将成为推动教育领域建立更完善AI使用规范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