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模浩大FPS领域里,以《战地风云》系列为代表的大战场游戏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激烈、爽快又富有很强的战争临场感,像我这样为之青睐的玩家并不在少数。
但是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市面上的头部作品也好,各种后起之秀也罢,几乎就没有游戏官方拿大战场玩法来搞电竞化,充其量也就是玩家们自发组织起的友谊赛,无论是规模还是形式都不可与严格意义上的电竞赛事同日而语。
至于原因,其实并不难猜,无非就是平衡不易把控、对局人数太多、玩法竞技性弱等几个方面,所以站在厂商的角度,他们更愿意把更多的成本和精力投入到后续更新上,靠着充实的内容来取悦玩家。
不过大家不愿意搞,不代表大战场玩法就没有电竞化的潜力,这次国内的《三角洲行动》官方就搞了个大战场比赛,而且邀请了来自中、韩、日、泰的代表队角逐于上海,综合其规模来看颇有几分“有枣没枣先打三竿”的意味。
从赛事体系上面来看,这次的「英雄亚冠ACL×三角洲行动国际对抗赛」搞得并不复杂,线上预选赛决出四支代表队后,再进入线下比赛环节以BO3双败淘汰制的方式决出冠军,而玩法则采用20V20全面战场“胜者为王”(指挥官) 模式。
尽管相比于我们在端游中经常打的32V32对局而言,“胜者为王”模式在战斗规模上稍有逊色,但却将战场上的信息量控制在了一个合理的阈值中,让双方指挥官能够更加谨慎的调度兵力和制定决策,这使得比赛的激烈程度不仅没有因此而打太多折扣,反而被职业战队们玩成了“两个游戏”。
要知道,在《三角洲行动》全面战场路人局中,四人组个黑队来搞个敌后奇袭就已经算得上是策略和配合的天花板了,但在电竞比赛那种职责分明、令行禁止的条件下,各支队伍都迅速构建起了一个明确的指挥链,就比如国服代表队的指挥官就会在一方面指挥小队长带领小队乘员完成反载、偷点等具体的任务,另一方面则会直接对坦克、AA车、武直这种载具下达命令,使其能和步兵队伍完成协同来达成各个阶段的战略战术目标。
所以,你在比赛中几乎看不到“蹲点打狙”“快乐偷炮”等在路人局中常见的低贡献行为,各个国家的代表队都在指挥的呐喊声中拧成了一股绳,步兵们拿着自动武器在点里绞肉,坦克游走在阵地外围持续不断的输出火力,至于轻坦、武直和AA车,则围绕着地图的边缘进行着“猜拳游戏”……
近战对拼,针尖对麦芒
在比赛的第一天,其实能看出各支队伍是按照平时的训练以及和指挥官赛前所制定的策略来对敌,在对局中各司其职来攻袭据点及捍卫阵地,并逐步在战斗中了解敌方队伍的战法和策略。
而到了第二天,随着战斗进入白热化,能明显感觉到战斗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各国参赛队伍在策略碰撞之下爆发了无数名场面,这其韩区代表队与国服代表队的决赛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BO3首局进攻失利而落败后,韩区代表队很快便针对国服代表队步战勇猛、敢冲敢打的作战风格开展的应对策略,在第二局里作为防守方的他们以坦克作为依托节节抗击,在最后一个点位更是凭借着两三辆坦克开着ADS轮流进点的方式来遏制国服代表队的进攻,最后成功耗尽国服代表队兵力,扳平了比分。
坦克开ADS互相掩护,路人局找你很难看见这样的配合
面对韩区代表队的协同战术,国服代表队在决胜局中也迅速制定出了“一盯一”战术,即在防守过程中允许载具与步兵长时间脱节,轻坦、AA车互相照应的同时,全力攻击敌方武直、轻坦与装甲车,即便完成不了击杀,也能大大限制敌方载具的发挥,使对局向着“步兵对步兵”的方向靠拢。
在AA车的针对下,韩区代表队的武直很难发挥出效应
事实证明,国服代表队的战术是奏效的,载具的密切配合和步兵的奋力搏杀,共同组成了一道难以撼动的“叹息之墙”,将韩区代表队牢牢盯死在了第一道防线之前的劣势位置消耗兵力,最终以2比1的比分成功捧起了冠军奖杯。
当国服代表队捧起奖杯的那一刻,场馆里瞬间爆发出的掌声和呐喊声热闹了凌晨的上海,飘扬在舞台上的金粉和彩带没有辜负观众们的坚守与期待,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感传递给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不过在庆贺这个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之余,我们当然也不能忽视比赛的过程。综合来讲,这次的国际对抗赛无论是思维博弈、技术对抗还是战术比拼,都完全符合电竞比赛“竞”的内核,这也算是扫清了多年以来有关“大战场没法搞电竞”的种种闲言碎语,证明了这条路完全可以跑通。
另外,可能是基于这次活动性质的考虑,主办方没有为我们安排有关《三角洲行动》开发运营团队的采访环节,但非常幸运的是我在庆祝胜利的舞台旁有幸遇到了游戏的主策廖局,并和他以闲聊的形式分享了一下玩家社群现在对游戏的反响,也获取了一些他们搞大战场比赛的心路历程。
当我向廖局提到社区中现在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质疑游戏的重心更加侧重于“搜打撤”而非“大战场”时,廖局表示他们确实有听说这一情况,如今的大战场电竞化也是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搞出来的”,这既是一次尝试,也能看作是《三角洲行动》电竞化赛事翻开的另一篇章。
实际上从游戏公布至今,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和以斗哥、廖局为代表的的官方团队成员们坐在一起交流了,尽管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玩家诉求的不断涌现,他们在某一时间段内工作的重心会有变化,但我深知他们始终都坚持着当初定下的“双线并行”路线。
从战役模式、夜战玩法的接连推出,到“猛攻杯”“ACL国际对抗赛”等电竞赛事的创办举行,《三角洲行动》目前正沿着这条路线稳健扎实的前进着,可以说这部令人喜爱的“国产FPS之光”正如玄铁那般被慢慢铸成利剑,而作为玩家的我们则是这一切最好的见证者。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三角洲行动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