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相较初代有了诸多变化,从最基础的画面进化到深层的机制丰富,为这个本就独具特色的IP增添了一股别样的魅力。
近日,外媒Polygon负责测评《死亡搁浅》初代的编辑Oli Welsh发文表示,《死亡搁浅2》削弱了前作中最让人焦虑的一点。他表示,当时测评这样一款体量庞大且结构怪异的游戏为他带来了不少压力,小岛秀夫还“贴心”地又加了一层特别的心理折磨,仿佛为他量身定做一样。
他解释道,当时他的女儿刚满六个月,晚上玩游戏时边上就摆着婴儿监视器。作为新手爸妈,他和妻子精神始终高度紧张,随时监听着那台劣质小音箱里任何一丝动静或呜咽声。
如果你玩过《死亡搁浅》,你肯定知道游戏中的一大特色机制:BB。如果你让BB感到不适,BB就会开始哭,而小岛秀夫就像一位带着恶趣味的游戏制作人一样,故意让BB的哭声从PS手柄的小音箱里发出来。而这股声音简直让他和妻子精神几乎崩溃。它在房间正中间若隐若现地响起,音色又和婴儿监视器惊人相似,每次BB一哭他们夫妻俩就条件反射地看一眼监视器,确认音量条没有跳动,才安下心来。(他后来才发现可以在设置里把声音切换到电视上)
所以在游玩《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时,他多少有点心理阴影,担心小岛又要再来一次精神折磨,但结果却截然相反。
他起初还疑惑BB现在是不是不会再通过手柄哭了(其实还会),然后又觉得是不是音效被柔化了、没那么刺耳了?再后来他发现,BB哭的频率好像确实变低了。这可能是因为游戏改机制了,可能是变简单了,可能是他玩得更小心了,也可能是他心理上的接受度变了。但无论如何,他很感谢小岛削弱了前作中最让人焦虑的元素。
不过他很快又自我诘问道:他们真的有削弱吗?因为这场心理实验中最大的变量,其实是他自己。据他介绍,他的女儿现在六岁了。她不会再半夜频繁哭醒,不需要父母随时待命。她正在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婴儿监视器这根“脐带”与他们时刻连结;不再像游戏里的BB一样,永远被包裹在玻璃胶囊里,任人呵护。
也许,小岛那一招对他已经不管用了。他现在甚至可以笑着说当年分不清游戏和现实里的婴儿哭声——只是一个偶然罢了,一种既滑稽又令人不安的巧合。就像任何艺术作品一样,对《死亡搁浅》的反应,其实更多取决于当时个人的处境和经历。
不过,前提是这部作品得具备某种人类情感上的真实火花,才能与观众或玩家产生这种深层连接。而抛开他那些浮夸或做作的部分不谈,小岛秀夫确实一次次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他和艺术搭档新川洋司构建的震撼意象,也通过他那种调皮又执拗的方式,把玩家与游戏之间的界限撕得稀烂。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