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曾报道过,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背了40公斤蜜雪冰城饮品爬上武功山并沿路一路售卖,15元一杯,引发广泛关注。
这还不是个例,此前南京梧桐大道景区的一位博主,同样在商业配套稀缺的环境中找到了商机。4元买进、6元卖出,3个半小时盈利254元,这样的“创业样本”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
面对争议,法律给出了清晰的边界。根据凤凰网科技的消息,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指出:根据中国《商标法》,合法购得的正品在未改变商品性质、包装和商标的情况下转售,通常不构成商标侵权。产品在第一次投放到市场后,权利人即丧失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它的进一步的控制权。凡是合法地取得该知识产权产品的人,均可以对该知识产品自由处分。
擅自使用蜜雪冰城商标进行宣传,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并且若因储存或运输不当导致商品变质,转售者需承担《食品安全法》下的赔偿责任。
转卖者不能以自己并非饮品生产者为由推脱责任,必须先行赔付给消费者。如果转卖者拒不赔偿,消费者可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转卖者未取得正规经营资质就在景区售卖柠檬水,这一行为可能对景区内正规商户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如果超出正常物价,谋取高额利润具有哄抬物价行为,违反《价格法》等相关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其实,景区内类似的转卖行为并非首次。河南嵩山曾出现将 4 元柠檬水卖到 10 元的情况,景区方面明确表示,私自售卖违反规定。大型景区内的商户多经过许可经营,缴纳费用并接受统一管理,这既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杯柠檬水,从门店到景区,价格的变动背后是市场需求的体现,更是对经营规范的考验。鼓励创业创新,但前提是合法合规。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保障经营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之间找到平衡,这不仅是对监管部门的考验,也需要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自觉。毕竟,只有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小生意才能走得更远,大市场才能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