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系列新剧《异形:地球》第一季前两集Hulu开播,并同步上线Disney+。第一季一共8集,剩下每集将于每周三早8点播出!剧集制作人诺亚·霍利(《冰血暴》《大群》)对《异形》宇宙的诠释似乎赢得了绝大多数粉丝的赞赏。
诚然,仅凭两集内容尚不足以解答围绕《异形》粉丝圈的所有疑问;然而据外媒ComicBook表示,《异形:地球》可能为解释一个困扰该系列十余年的重大时间线问题开辟了空间。
《普罗米修斯》与《异形:契约》遗留的难题
2010年代,《异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回归该系列,他制作一部《异形》前传/衍生电影《普罗米修斯》(2012),该片摒弃了传统前传模式,转而探讨更深的创世论主题以及当时关于外星生命及其与地球起源可能联系的新科学理论。尽管以现代大片标准衡量,《普罗米修斯》票房表现尚可,但其4.034亿美元的全球收入(未计入通胀)仍是《异形》系列最高,其作为一部烧脑科幻/恐怖邪典作品的口碑也随时间日益增长。
然而,粉丝最大的批评在于,《普罗米修斯》对于原版电影中抱脸虫寄生虫、异形工蜂(xenomorph drones)以及LV-426星球上坠毁飞船的起源,仅提供了最粗略的线索和暗示。斯科特的续集电影《异形:契约》试图更直接地建立与前传的联系,结果却让情况更加混乱。
《异形:地球》或可填补《异形》与前传电影间的时间线鸿沟
《异形:地球》的剧集制作人诺亚·霍利做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选择:避开《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的事件,转而选择在1979年《异形》及近期重启电影《异形:夺命舰》共享的新时间线框架内构建故事,为系列时间线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出口匝道”。
《异形:地球》的剧情设定是:维兰德-汤谷公司(Weyland-Yutani Corporation)的太空飞船“马奇诺号”(USCSS Maginot)在执行了一项深入宇宙最偏远区域、搜寻危险生命体、历时近70年的航行后,坠毁在地球上。“马奇诺号”船员捕获的五种物种之一便是异形(这显而易见),更具体地说,是一小批被带回地球的抱脸虫卵(这些卵随即孵化并肆虐横行)。
霍利由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剧情补完(retcon):维兰德-汤谷公司在《异形》事件发生的数十年前就已知道异形物种的存在。他们不仅知晓这种致命的外星生物,而且通过“马奇诺号”的探索和研究,将其视为终极生物武器而觊觎不已。铁杆粉丝甚至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一理论,以完全贯通系列时间线:设想“马奇诺号”实际上是被维兰德-汤谷公司派出去追踪大卫(一个叛逃的公司仿生人)、“圣约号”(一艘公司殖民飞船),或者两者兼有。这或许能解释“马奇诺号”船员最终是如何在追上大卫后,发现并捕获了那些抱脸虫卵的。
无论这个理论是否包含《普罗米修斯》或《契约》,《异形》系列的时间线现在已确凿无疑地表明:维兰德-汤谷公司在《异形》事件发生前就知晓异形的存在,并且在《异形:地球》中的异形样本(最终)被摧毁后,他们仍有动机和手段继续搜寻新的异形样本。这一剧情补完使得“诺史莫号”船员的命运更具悲剧性——现在看来,蕾普莉和她的船员似乎是作为牺牲品被故意派往LV-426的。这也解释了为何公司如此迅速地判定船员可被牺牲,以及为何秘密指令被下达给仿生人军官艾什,要求他确保将异形样本带回。公司不想在收集样本的任务上再次失败。到了《异形:罗穆路斯》时期,维兰德-汤谷公司终于得偿所愿(事不过三):他们获得了可用于逆向研发出那全能(却极不稳定)的“普罗米修斯血清”(Prometheus serum)的异形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