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RTS,想要真正通关,你最好的倚靠,还是那些从兵营里源源不断生产的机械士兵与建筑。
相比起那些传统的RTS游戏,《脑晶保卫战》的单位种类只有五种:工人、近战、远程、攻城和飞行,建筑的种类也被简化为了生产与防御两个大类,并且每种生产建筑所能供养的单位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造好生产建筑,它们就会源源不断的免费生产单位,直到单位的数量达到上限为止。
基地的生产与运作得到了简化,但这也同时对玩家的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在同一时刻,你的产能,所拥有的单位数量都是定死的,所以你一旦因为操作或策略上的失误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固定的产能便会放大你的劣势——因为你是从零开始生产,而敌人则是有着现成的兵力。
虽然你可以靠基地的防御建筑抵挡敌人,不过这样意味着你丧失了进攻甚至是通关的机会,而这通常就代表着长时间的拉锯战或者直接重开。
因为没注意到隐藏在石桥下的防御塔,我在这儿损失了之前积攒的所有士兵
不过,游戏的开发团队显然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关卡设计上,《脑晶保卫战》留给了玩家们许多的保底措施:在开始游戏前,你可以提前选取总部模组,获得额外的优势;地图的各个角落里,隐藏着许多会定期生成的资源,玩家只需要按时前往,就能获得持续的收入。
此外,如果你的建筑被敌人摧毁,那么生产建筑的资源会根据难度得到全额或一半的返还;在一些重要的区域,游戏会特意设计出高地,窄道,用不一样场景风格甚至是对话,奖励来提示玩家利用这些区域,从而帮助玩家获得优势。
可以说,虽然《脑晶保卫战》做出了许多操作上的简化,但不管是充分利用角色、兵种、地形的组合过关,还是在战役中双人合作,享受诸如解谜、收集、策略战斗等不同玩法的别样体验,熟悉角色、关卡、敌人,根据场上的实时状况做出合理的决策,依旧是游玩《脑晶保卫战》所需的基本功。
可以说,相较于其他RTS,这款游戏的门槛、游玩人数,运营与操作方式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其始终以实时策略为核心的思路与玩法,而这才是RTS游戏真正的“灵魂”。
如果拿传统RTS游戏的标准来要求《脑晶保卫战》,那这款游戏无疑要被打上一个“离经叛道”的标签。但就像开头所提到的那样,传统的RTS游戏早已没落,这种硬核的即时策略游戏想要真的活下去,就必须要做出改变。
尽管游戏的单人难度有些瑕疵,但对于受众相对稀少的RTS游戏而言,吸引更多的玩家加入,与改变游戏的玩法几乎同样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脑晶保卫战》使用好友通行证的做法无疑是个新颖的解题思路,至于最终这么做的结果如何,也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脑怪来袭!脑晶保卫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