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终天教团》压根没有打越钢太郎参与,但小高是真的对这位好友念念不忘,乃至于专门写了一个有着大量致敬打越桥段的密室逃脱篇。
在这个篇章中,主角将会和许多因为不明原因被召集起来的人一起,像《极限脱出》中一样经历各种规则的死亡游戏——当然,还有大量和剧情无关的小游戏环节。
其实我对小游戏本身没什么意见,但如果你在一整个篇章中,加了十几次小游戏,还都是俄罗斯方块式拼图、连连看式拼图、以及单格移动式拼图的话……相信我,将这样单调的玩法重复如此多次,可能就算是喜欢拼图游戏的人都会觉得无聊了,更别提像我这种讨厌老套玩法和拼图游戏的人。
而且,本篇也没有提供任何跳过小游戏的方式,而有些拼图的难度确实是稍微高了点,因此也很可能会出现卡关的情况。当然,在游戏发售后由于会有攻略,这大概对玩家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
另一点让人疑惑的是,本篇采用了类似《Doom》《世界树的迷宫》的伪3D视角——就是你在一个2D化的第一人称视角下,要通过左右方向键转向,像开坦克一样移动。而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这种伪3D视角,会比一般的3D游戏更容易眩晕。
不过,除了上述两点有些迷惑以外,密室逃脱篇的故事本身还是挺不错的,除了勾心斗角的思维碰撞,它还有着不少令人捧腹的桥段。本篇中对于人物的塑造着墨不算多但非常鲜活,充分写明了人性的复杂之处——每个人的身上都可能同时有着善恶两面,你当然要在死亡游戏中留心他人的算计,但要同样要相信他人向你投来的善意。
这里“428篇”是我个人对它的简称,它实际上被称作“多视点视觉小说”——就是像在《428:被封锁的涩谷》中那样,你可以浏览多个角色的篇章,并通过改变他们的行动,从而影响他人命运和整个故事的结局。
自《428》发售后的十几年间,无数人将其奉为神作,却少有人能对其致敬或模仿。因为这种模式十分考验人的剧本创作功底。即便像《Will:美好世界》那样学到一鳞半爪,便已足够令人振奋。
因此在游玩前我便认为,428篇可能是5个篇章中最重磅的一个——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你永远可以相信中泽工(虽说本篇编剧疑似是小山恭平),毕竟曾创作过《Remember11》这种双视点剧本的他,对这种类型自然是手到擒来。
或许最初你会觉得,这个篇章的登场角色数量实在有点少,导致游玩下来没有发生太多视角转换下奇妙的蝴蝶效应,并不如《428》中那么过瘾;且几位角色的命运一开始就交织在了一起,导致故事不会出现像《428》那种“看上去彼此并不相交的人生,最终却全部交汇一处”的振奋感。
但本篇随着游玩,精彩程度也会指数级上升,并呈现给你越来越多的惊喜——比如一些意外的线路或叙诡。且由于登场人物较少,导致每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到位,尤其对干部的塑造,可以说是几条线路中最好的。
可以说,本篇无论在完整性和故事性上都可以做到了几乎浑然一体的地步,导致你就算把它单独切割出去,都大概能有一个8分视觉小说的水准。
在最后,让我们再来全局审视一下《终天教团》这部作品。
尽管《终天教团》以其开创性的“五种不同类型游戏”概念吸引了玩家的目光,但其真正的价值,是在于对核心人物的精炼塑造与高质量的剧本写作,这才是它足以超越小高以往许多作品之处。
相比小高过去的《弹丸论破》《百日战纪》等动辄就要十来个角色登场的作品,《终天教团》将塑造的核心人物精简到了5人——即5个篇章的干部们。而许多仅在单篇中登场的配角,都共同为篇章主角服务,通过一众角色的塑造来凸显出了干部们的形象,这种众星拱月式的写法可谓是非常巧妙。
而每个篇章,几乎都可以完全被当成一个独立的游戏,不仅是核心玩法和UI,就连行文也会有许多差异——好比428篇会转变成第三人称式叙述,而恋爱篇的部分对白会带有一点英文翻译腔。这就保证了《终天教团》能持续提供给玩家足够的新鲜感。而且,本作可以说是回避了《百日战纪》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每个篇章都紧密围绕主线,并保持了较高水准,不会有无关紧要或凑数的篇章,也不会出现剧本上的矛盾。
至于游戏中向其他视觉小说致敬的部分,就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前文所提到过的《428》《善人死亡》《枪声与钻石》等。如果你是一个博览各类视觉小说的玩家,那么大概率也会像我一样喜欢《终天教团》——就像《Rewrite》被称为“人类圣经”一样,《终天教团》或许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各类视觉小说的精彩汇集了。
而理所当然的,在这5个篇章结束后,《终天教团》就将进入揭示凶手和真相的解答篇,而这也是决定它成败的最终关键。
令人稍微有点惋惜的是,终篇虽说是平稳落地,回收了绝大部分的疑问和伏笔,但并没能将《终天教团》推向神作的高度。在今天看来,它的核心真相可能多少有点老套了,大概你只需要打两三个篇章就能猜到个大概,导致最终揭示时并没能给人带来多少惊讶——它可能为了追求平稳,而没能像《善人死亡》等作品那样创造出一个足够具有想象力的叙诡。
因此,《终天教团》或许陷入了和《百日战纪》相似的境地——或许能让后人记住它的,不是令人潸然泪下的剧情,也不是惊掉下巴的叙诡,而是“100个结局”“五种不同类型游戏”这些前人未曾挑战过的概念。倒也不是说这些不好,而是因为它们总让人感觉,游戏在剧情领域上没有给人带来创新或是什么打动人心的东西。
所幸,《终天教团》本身高质量的剧本与写作,已经足以让它成为今年最棒的文字类游戏之一。
点击前往《终天教团》Steam商城页面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终天教团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