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天玑1000+的产品在价格方面同样主打性价比特点,所以这对联发科来说无异于步入了性价比的死胡同。
同时,高通方面对于联发科的突然回归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在联发科天玑系列SoC发布后不久,高通便公布了全新的骁龙7和6系处理器,主打千元价位和5G这两大特点,站在联发科角度来看,压力仍旧巨大。
高通的优势在于高中低三档产品定位极为清晰,且消费者对其认同感也比较高,这一点是联发科所不具有的。
所以,寻求逆袭的机会仍在终端设备厂商,在聊到这件事时无法忽略的品牌是华为,因为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华为无法再开展麒麟系列SoC的研发,以目前华为的芯片囤货量来看,今年第四季度华为可能会陷入无芯可用的境地。
天玑系列一度被大家给予厚望,不少人曾认为华为将会是日后联发科的最大芯片客户,对于联发科来说,华为这个客户对提升自己品牌形象也有着极大的正面推动作用。原因在于:
华为是目前国产智能手机最强品牌;
华为拥有数量极为庞大的用户基数;
华为品牌用户粘性极高;
华为用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同时,最为重要的华为的高端化是国产品牌中最为成功的。
依托这五大特点,联发科与华为的联手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合作,但近期又因为种种原因,华为与联发科的合作彻底无望,联发科冲击高端的机会已然很小了。
写在最后
虽说前路坎坷,但联发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欲在移动终端的上游产业链中站稳脚步,就需要继续负重前行。在这场对抗中,我们也明显可以看到,因联发科的突然发力,让安逸享受生活颇久的高通有些手忙脚乱,屠龙少年刚刚上路,这句MTK Yes,我们不妨日后再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