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手机小游戏似乎特别容易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相信不少人都有过一边发誓“再玩剁手”一边忍不住一玩再玩的抓狂经历——它们究竟施了什么魔法?《华尔街日报》特约撰稿人马修•康斯伯格(Mathew Kronsberg)日前在一篇文章中总结出的4大特征,或许会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两周前,人气火爆的手机小游戏《Flappy Bird》被作者从苹果和Android应用商店撤下,而他给出的理由是“它实在太容易让人上瘾了”。其实,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又何止《Flappy Bird》——在地铁上玩《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 Saga)》坐过了站,或是边做饭边玩《俄罗斯方块(Tetris)》烧糊了菜,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对于手机小游戏让人沉迷的原因,游戏公司和专家学者都做过大量研究与分析,而大多数人都赞成这样一个解释:当你消除一堆圆点或是摧毁猪猪的营地时,你的大脑会瞬间释放一波多巴胺、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快感,而这种快感会让你想要一玩再玩。
一款手机小游戏如果具备以下4大特征中的一种或几种,我们的大脑会对它毫无抵抗力——
1. 拟人卖萌——我们都吃这一套
给一根萝卜加上面部表情,就会发生奇妙的事情。“当某种东西有了一张面孔,我们就会对它更加爱不释手。我们就是有点无可救药地很吃这一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游戏研究所的教授凯伦•柯林斯(Karen Collins)说道,“我们在理智上明白这些东西不是真实的,但是依然会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在玩《农场英雄(Farm Heroes)》时,我们的脑海里会有‘我们可不能抛弃农场里的这些小蔬菜啊!’之类的想法。”
通过声音来卖萌也很奏效——想想“愤怒的小鸟”每次被弹弓射出时发出的呼喊声。“我觉得《愤怒的小鸟》如果不是把拟人化做得这么好,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研究人性化因素的工程师查尔斯•毛罗(Charles Mauro)说道。毛罗经常撰写关于智能手机游戏方方面面的文章,他认为拟人化“让用户产生一种‘二级兴趣’,他们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
此类游戏的最新力作:《机械迷城掌上版》,是深受全球玩家喜爱的PC版解谜游戏《机械迷城》的移动版本。长着一双大眼睛的机器人从垃圾场出发,破解重重机关去解救被关在城堡里的女朋友,让人想到了皮克斯的经典机器人动画角色瓦力(Wa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