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克和贝塔
郑渊洁童话中的主人公,永远是与当年的所谓主旋律是唱反调的,而这些被所谓的主流审美观所边缘的动画形象,折射到“人间”,就是那些被老师与家长,乃至社会主流声音称为的“害虫”“差生”“坏孩子”。如果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荧屏上,还有两只不仅仅是无害,更是优秀的老鼠的话,那一定就是舒克和贝塔。尽管上美厂塑造的舒克和贝塔,显得有些粗糙与低幼,但仍然是那个年代许多孩子的最爱。“坏孩子”找到了知音,“好孩子”陷入深深的反思,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背地里脸发烧的家长与老师们。舒克和贝塔带给当时社会的积极意义,恰恰不是团结友爱互动,以及儒家思想一贯提倡的以德报怨,舍生取义的道德规范,尽管这些内容也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掺入了孩子们的心间。舒克和贝塔其实是郑渊洁对于现行教育制度甚至是主流价值取向的部分批判,但这种动画化的形式与手法显然更能打动人心。优秀生只是少数,舒克与贝塔似的普通学生是大多数,这一次,终于在动画界有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在为他们呐喊了。
大盗贼
《大盗贼》是真正体现中西合璧的动画经典。故事本身取材于德国著名作家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创作的童话,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9年摄制为木偶动画片《大盗贼》,从而将这个动画形象深入了中国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中。在这里怀念《大盗贼》这部动画,固然是源于搜寻着记忆中的不朽作品,更是纪念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美影厂。难道真的是因为版权的原因,才让我们的动画事业,在矫正哈日哈韩的同时,无法取材于一些真正世界经典的故事吗?“美丽的森里里有树也有花,没有告密者也没有P.o.l.i.c.e,我是大盗贼,什么都不怕,啦啦 啦~!~!”
明美
直至今日,林明美仍然是日本动漫史最成功的虚拟偶像之一,连为其献声演唱片中歌曲的饭岛真理也因此而成为日本红极一时的演艺明星,一首《可曾记起的爱》让林明美成为当年最具人气的“流行歌星”,在《超时空要塞MACROSS》播出的全盛时期,日本的街头巷尾都可以见到她的大幅海报,其魅力指数可见一斑。而在国内,尽管“超时空要塞”与“太空堡垒”FANS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分歧,但大家对明美都是喜爱有加的。当“WE WILL WIN”“TO BE IN LOVE”“MY TIME TO BE A STAR”这些脍炙人口的战地情歌再度在耳畔响起,那个身穿红色旗袍、长相甜美的华裔少女就会浮现在眼前,相比其以具有穿透力的歌声化解星际战场硝烟的巨大成就,明美在情场上的所获少得可怜,两者之间的强烈反差让她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宇宙大战结束后,明美黯然离去,成了“传说中的歌手”,只有她那些灿烂华丽的歌声回荡在星宇之间。美版《太空堡垒》1992年在中国大陆热播的时候,正是70末、80初一代青春萌动之时,明美也因此成为很多中国学生的校园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