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BGM,都是一张角色名片
讨论漫威的BGM是弱是强,首先得弄清这个问题:电影配乐有两种,原创音乐和资料音乐。
原创音乐,通常由配乐师创作,交响乐团演奏,提供一种潜在的情感和叙事的引子,告诉观众如何去感觉,比如悲伤时刻的配乐总是尖锐的弦奏,英雄降临总是铜管声部层层叠加。漫威电影饱受诟病、缺乏个性的配乐,说的就是这种,背后原因复杂,包括temp music的滥用,电子合成器技术的普及等等,在此按下不表。
原创音乐演奏现场,约翰·威廉姆斯指挥(filmserver.com)
而资料音乐一般是获得使用权的非原创歌曲,像原创音乐一样担任情绪渲染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它还参与到叙事行为当中去,成为剧情助推器。今天讨论的四首,都属于资料音乐。
以前,电影中的资料配乐以一种不干预的身份出现,比如主角坐在咖啡馆里,桌上收音机传出流行歌曲。但5、60年代以后,风格极强的流行乐,尤其是摇滚、朋克、迪斯科,模糊了这道界限,创造出一种新的联系和目的,比如怀旧或讽刺。
漫威宇宙中,这类BGM往往跟主角一起登场。这时我们的超级英雄还没变身,吊儿郎当地套着T恤牛仔裤,塞着耳机听歌,这种人物初始状态下出现的音乐,强烈暗示着他的性格,随即成为一种角色名片。
有时,配乐的个性太过强烈,也会使它从背景中跳出来,成为新的“主角”。
《银河护卫队》的disco,《X战警》中快银暂停时间那段民谣,Time in a Bottle,属于怀旧担当,与科幻片中的未来场景造成强烈错位。《奇异博士》则用插曲作为一种讽刺,比如,没有那首平克弗洛伊德的《Interstellar Overdrive》,斯特兰奇没准就不会撞车,缺少这段资料音乐,故事无法进行。
优雅的Time in a Bottle以慢反衬快(《X战警》剧照)
好在漫威导演是群音乐品味不错的家伙,渐渐地,经受时间磨砺的流行金曲成为漫威英雄人设的一部分,像一个逗比跟班,或者一把随身武器,时刻围绕在主角身边,时不时掺和一脚,成为剧情的助推器或绊脚石。资料音乐取代原创音乐担任主角的BGM是一个漫长的实验过程,而漫威取得了成功。不管何时,一个拯救宇宙的超级英雄塞着耳机听老歌,总是又酷又暖心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