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恐怖美学
这部高分动画所呈现的病态恐惧,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好评,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古堡、深渊、荆棘、诅咒、等为标志元素的哥特式恐怖美学,形成了独有的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
“哥特”正式进入文学领域是在18世纪,作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一般以古堡、废城或荒郊野外为背景进行故事创作。1764年,贺拉斯·华尔浦尔出版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哥特小说《奥特兰多城堡》。小说曲折的情节,加上小说的背景、中世纪的城堡、地下的通道和幽暗的走廊、暗藏的密室、暗门和机关,特别是不时显现的幽灵鬼魂和巨盔、巨剑等超自然现象吸引了无数的忠实书迷。
《奥特兰多城堡》出版的66年后,哥特式小说终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这一切得归功于上文提到的一个传奇人物——埃德加·爱伦·坡。
被诅咒的家族命运
“从童年起我就一直与别人不一样”爱伦·坡曾这样评价过自己的一生,语气间更多的对命运控诉。
坡的母亲死于肺结核,年仅3岁的坡,被收养,后来对坡照顾有加的养母离世,使坡身上具有了独特的阴郁、病态的气质。
在亲身经历母亲死于肺结核后,他的哥哥也在多年后去世,死因——肺结核。此时,坡的经济状况已经十分糟糕,甚至欠了大笔债务,怀才不遇而长期酗酒、神智错乱的坡也被疾病缠身,曾几度想到过自杀,不过最终并没有实施,1841年,爱伦·坡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侦探小说《莫格街凶杀案》,在文坛上小有声誉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1845年,爱伦·坡写下了他最著名的诗歌《乌鸦》,诗中的乌鸦不断重复的“nevermore”(永不复生),这首诗在英文世界的文坛地位相当于中文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可能是经历太多亲人的离世,坡的作品中经常有女性死而复生的故事。他的经典名篇《丽姬娅》讲述了一个因肺结核去世的年轻妻子借尸还魂的故事。这篇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修道院以及室内所发生的一切,把读者一步一步地带入荒诞的场景之中:男主丧妻后再娶,第二任妻子也开始生病不断,最终去世,却又奇迹般复活,当妻子复活的时候,她容貌已经变成了前妻丽姬娅。
死亡与宿命,是坡笔下的主题,在焦虑不安的背后,潜伏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宿命的反抗。
1949年10月爱伦·坡被送往医院,他从昏迷中醒来之后说了句:“上帝保佑我”便死去了,年仅40岁。
爱伦·坡钟爱怪诞恐怖甚至是丑恶的事物,他对人性的看法是相当冷静的,他认为人世间充满了邪恶,因此小说中选用的大都为神秘、 恐怖,怪诞的题材
他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恐怖小说心理化,而不是简单直白的吓人。坡着力刻画恐怖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演绎恐怖的合理源头在人自身,使他的恐怖超越感官恐怖,具有了一种诗意,从而将哥特式小说拔高了几个段位。其创造出的心灵式恐怖,对以后以心理描写著称的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洛夫特拉夫特等人有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