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机体 | 强化人机体 | 新人类机体

 

 

 

自然人机体 [1] [2] [3] [4] [5]

 

星霄

迷茫

  电磁类武器展示出越来越可怕的杀伤力。在摧毁敌方目标的同时,电磁波扩散之后的威力还能破坏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电子设备。
  星霄正是基于电磁武器的机甲,隶属于Silver Star项目。
  优良的性能以及相对合理的造价使这部机甲很快得到普及。第一次远征末期装备部队,一直到第二次远征爆发前,该机甲一共生产了23万部。

 

机体名称:星霄
研发代号:Silver Star-KT II
机体类型:远程打击/特种作战型
适用种族:新人类
制造商 :亚瑟民主共和国

技术参数

雷达强度:120
格挡率:2300
移动速度:6.5
滑行速度:9.3
装甲值:346
CI值:360
电容值:450
电容回复:15
动力值:1350

  “精确打击”的战术思想尽管在太空战初期就提出。但是机甲的性能一直无法达到精确打击的基本要求。
  迷茫的首次登场就为人们展示了“精确打击”的威力。120部迷茫在3分钟的精确射击之中,成功的消灭了40部敌方机甲。
  以往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超过300部机甲的饱和攻击才可以达到。
  迷茫预示着一场革新风暴的来临。而这部里程碑式的机甲,却因为产能以及机体本身的缺陷而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机体名称:迷茫
研发代号:Acc-A
机体类型:远程打击/精确打击型
适用种族:新人类
制造商 :亚瑟民主共和国

技术参数

雷达强度:120
格挡率:1900
移动速度:6.4
滑行速度:9.5
装甲值:401
CI值:500
电容值:540
电容回复:15
动力值:2000

风暴

战火

  第二次远征中最优秀的远程打击型机甲之一。在意识到远程精确打击的优势之后,火星方面研究重心开始向这一领域倾斜。
  风暴机甲早在第一次远征中期立项,到第二次远征爆发前完成最终测试,并开始装备部队。
  在未解决产能问题之前,风暴主要装备新人类特种部队。一直到新能源纳米化研究成功之后,风暴才正式开始量产。
  这部机甲给地球远征军造成极大的麻烦,其优秀的远程打击能力使无数地球远征军士兵闻风丧胆。“风暴恐惧症”正是由此而来。

 

 

 

 


机体名称:风暴
研发代号:Storm-III
机体类型:远程打击型
适用种族:新人类
制造商 :亚瑟民主共和国

技术参数

雷达强度:130
格挡率:1800
移动速度:6.4
滑行速度:9.7
装甲值:501
CI值:650
电容值:670
电容回复:17
动力值:3100

  随着战争规模的日益扩大,作战双方也由原先互相小规模渗透作战到大规模军团级作战。
  此时,双方都开始注重破坏敌方战争潜力。然而,在距离以光年级计算的太空之中,机甲的能耗和补给限制了这种打击执行的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提升持续作战时间的机甲。
  2122年,第二次远征爆发2年之后,亚瑟政府成功研制出持续作战型机甲。和前代相比,它除了对所有武器进行进一步强化之外,它的电容上限也提高40%,引擎输出、控制舱CI计算能力也有一定程度提升。
  战火一经推出立刻就受到重视,首批3500部机甲表现良好。
  无独有偶,1年后,地球联合政府也成功研制出同类型新人类机甲,性能与战火几乎相同。
  为了便于分别,后世军事史学家将这两部机甲分别命名为战火-F型与战火-E型。值得一提的是,战火-E型机甲是地球远征军中为数不多的新人类机甲之一。
  战后,双方军事技术交流之后,战火性能得以完善,至今仍然活跃在抵抗外星舰队侵略的第一线。

机体名称:战火
研发代号:Acc-A(火)/BeieaK-II(地)
机体类型:远程打击型
适用种族:新人类
制造商 :亚瑟民主共和国/地球联合政府

技术参数

雷达强度:130
格挡率:1600
移动速度:6.2
滑行速度:10.1
装甲值:571
CI值:900
电容值:780
电容回复:19
动力值:4750

 
 
   
 
 
Copyright©2002-2006 Gamer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游民星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