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商店:便宜有好货 _ 游民星空年终企划

在2015年,V社究竟使用了哪些计策来巩固发展其数字游戏王朝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15,回顾这一年STEAM上发生的那些大事儿。

人民币商店:便宜有好货 _ 游民星空年终企划

人民币商店:便宜有好货

Steam为何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平台?除了其出色的用户系统外,低价是Steam最重要的吸金神器——这也是为何Steam开启人民币结算后让玩家疯狂的原因。

下面来看一组实在的数据:Steam几款流行游戏国区价格与美国价格对比(美元价格已经换算成人民币)

没错,这些国区游戏价格甚至不到美国价格的一半。

说完以上几款有代表性的作品,接下来看看,开启人民币结算后,国区价格与美元价格到底相差多少?

我们抓取了商店中同时拥有美区定价和人民币定价的游戏,按照美区定价进行分组,排除了其中比较小众的分组(少于10款游戏的组),实际参与统计的游戏共8528款。统计结果如下图:

这张图中,横向坐标轴上标的是美区定价,然后图中有不同颜色的几条线,例如我们只看最顶部的那条”95%“,对于美区价格60刀,在这条线上可以看到人民币价格大约是400元,那么可以这么理解:在所有美区价格是60刀的游戏中,至少95%的游戏人民币定价都在400元内,或者反过来说,在所有美区价格是60刀的游戏中,只有不到5%的游戏人民币定价高于400元。

我们这里选择的是5%,25%,50%,75%,95%这五个百分位点,不难看出以下几个关键规律。

中位数(也就是50%分位数)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对应的比例大约是2.5(1美元对应2.5人民币),这应该就是V社给出的参考比例。

然后25%和5%分位数和50%分位数基本重合(可能在图中已经基本分不清了),也就是说很少有厂商会故意再调低定价。

75%分位数大部分情况下也和50%分位数重合,除了在60刀位置有一个波动,结合上一条,不难看出对于各个价位的游戏,大部分厂商都是按照参考比例来的。

95%分位数随意飘动,突出了某些厂商抬高定价的随意性。

以下为详细数据:

那么这一政策到底对中国玩家有何影响呢?下图一目了然。

上图为中国玩家Steam游戏拥有量占比,人民币结算开启日期为11月4日,可以看出此日明显成为了一个拐点,在秋/冬季特惠开启后,中国玩家的游戏拥有量占比曲线陡然上升,从1.20%猛然上升到了1.60%。

然而回顾夏季特惠日,即6月12日-6月21日期间,此曲线只有不到0.1%的上扬,那么为何二者对于中国玩家购买欲的影响差距如此之大?举一个有趣的例子,《迈阿密热线2:空号》夏季特惠售价为10.04美元,约合人民币62元。而开启人民币结算后该作仅售36元,普通售价甚至低于特惠售价!而秋冬特惠开始后,该作价格更是低到了24元,其诱惑力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人民币结算的开启,意味着国区成为了另一个低价区,而这一政策也正中中国玩家下怀,正所谓“一个愿卖一个愿买”,结果也算皆大欢喜。尽管中国正版化路途漫长,但Steam无疑将会为之作出巨大贡献——虽然G胖是为了给自己赚钱。

附1:Steam国区为什么会有奇葩折扣?

在人民币上线之后,可能已经有朋友发现Steam上出现了一些不常见的折扣比例,比如41%,42%,18%,17%。如果你对比过美区的折扣,还会发现这些游戏的美区折扣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折扣,比如-40%,-15%。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些奇怪的折扣比例的呢?

我们以这个游戏为例(现已恢复正常价格):

Bit Blaster XL

美区价格

人民币价格

这个游戏在本次打折中,厂商设置了10%的折扣比例,人民币价格是6元,根据厂商设置的打折比例10%和人民币价格6元计算打折后的人民币价格呢?Steam用的是下面的算式:

6x (100% - 10%) = 6x 0.9 = 5.4 向下取整得到 5

这里得到的5元和Steam显示的打折价格是一致的,但折扣计算现在还没完,如果通过折后价格5元和原价6元再次计算下打折比例:

( 1 - 5/6 ) x 100% = 16.7% 四舍五入得到 17%

简单来说,人民币上线之后一些游戏的折扣比例和美区不一致是因为Steam商店的人民币价格只精确到元,所以在计算折扣价格的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确的折扣,对于价格便宜的游戏尤其如此。不过好事是Steam在计算折后价格的时候用的是向下取整,所以这个偏差只会让折后价格偏小而不会偏大。

附2:为什么有些游戏用人民币无法购买?

首先请大家放心,只要你能搜到某款游戏,那么它至少是没有锁区的,之所以无法购买是因为Steam还没有给出国区的对应售价。

之前无法购买的《FEZ》、《合金弹头》等作品现在均可以购买,所以如果大家现在无法购买到喜欢的游戏还请耐心等待,千万不要用不安全的方式购买游戏。

分享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