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长弓,那自然是挺长的。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的情况来看,英国长弓的长度从1.5米至2.1米不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弓明显有越来越长的趋势。通常来说,在基本工艺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弓身越长,弓的射程也就越远。当代的研究与历史资料表明,即便是相对较轻的长弓最远射程也能轻松超越200米,一些更加强悍的长弓射程则能达到300米以上。与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弓弩相比,这是个相当厉害的技术指标了。
弓弩相争是个老话题。从功能上看,两者的差别貌似不大,不过任何一名有脑子的指挥官如果有选择的话,恐怕都会更加倾向于带弓箭手上战场,而非弩手。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战效能上,尽管在同样的距离上弩比弓的穿甲效果要好,不过在发射速率方面,弩在最完美的情况下也难以达到弓的一半。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弓箭手的火力至少要超过弩手一倍,而这样的火力差距往往能对战斗的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那为什么还有许多部队以弩为主要武器呢?原因也很简单,那弓箭手的训练时间过长,难以随时随地的大量获取。一名弓箭手的训练时间远超与一名弩手的训练时间,以至于前者能够成为珍贵的战略资源,后者则可以通过对农民进行短期培训获得。而战场上对于远程投射兵种的需求又是时刻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弩兵才以替代品的形式频频出现在战场之上。
二、兴起的原因
在长弓手活跃在战场上的几个世纪内,其唯一固定的装备大概就是那把长弓了。除此之外的其他装备则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存在相当显著的差异。通常来说,长弓手们都会在征召他们的领主那里获得一些简单的护甲,标准的配置大体包括:一顶为头颈提供保护的锁甲兜帽、一件皮甲外套、一对手套、一对臂甲以及近战用的匕首或者是剑。中世纪的领主和国王们贫富差距挺大,有些长弓兵能够得到更好的装备,有些则连这些都没有。一些极端的例子中,大伙甚至弓都需要自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