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动漫星空 > 专栏 > 游民专栏 > 正文

《哆啦A梦》为何长盛不衰?

2015-05-29 20:27:41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北方凛 编辑:战术大米 浏览:loading
SSI ļʱ

全年龄通吃的受众

  其实刚刚在分析长寿动画的特征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那些能够经久不衰的动画,或多或少都有些儿童向?就算《名侦探柯南》是个偏青年向的作品,但主角毕竟还是个小学生嘛。(笑)

  而且,这样的“儿童向”还只是表面现象,这些动画大都具备老少咸宜和雅俗共赏的特点。《哆啦A梦》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轻松诙谐的剧情、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幻想,不仅对儿童有吸引力,对于大人同样如此。更何况,剧情的深度并不会因为是子供向所以就不去顾及。无论是环保、宗教、科技还是社会政治,这部动漫都有所涉及。就算对于《哆啦A梦》的剧情已经不感兴趣,但蓝胖子这样憨态可掬的造型,究竟抓住了多少少女阿姨的心?我想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吧。

  其实关于受众面,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图。大意是说,口袋妖怪本来是给小孩子开发的,结果玩的人有很多大人;而彩虹小马本来是给小萝莉看的,却有很多宅男表示喜闻乐见。

游民星空
这张表格说明了一些问题

  这样受众面的微妙偏差其实是很有趣的。因为,如果你只专注于一小部分群体的话,受众面就不够宽,这样势必会影响动画的长寿程度。而如果你把一个动画提升到一个大家都喜欢看,换句话说也就是“国民级”的高度,那想不长寿也很难了。显然,《哆啦A梦》就是这样一部国民级的动画。

深入挖掘的商业模式

  想要保持住一个作品经久不衰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什么?(卡表:炒冷饭!)其实并不是对作品本身进行精益求精,因为再怎么做到极致,观众们也会觉得腻的——但是开发周边就不一样了。

  《哆啦A梦》的周边产品丰富到了什么程度呢?笔者去年夏天去了一趟香港,在杜莎夫人蜡像馆专门看了一下蓝胖子,出门的时候寻思着在纪念品商店里买点哆啦相关的小玩意儿带回来吧。你们猜最后我带回来了什么?一双筷子!

游民星空
哆啦A梦博物馆

  没错,《哆啦A梦》的周边已经丰富到了还有专门的纪念筷子的程度,那就更不用提那茫茫多的文具、箱包、玩具、衣服、食品等等等等了。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来说,产业链是极其重要的。《哆啦A梦》本身作为一个漫画,它能赚的只有版税。做成了动画,能赚的也只是收视率的分红和版权费而已。但是身为一个品牌,它的周边赚来的钱可能是动漫本身赚来的钱的N倍。这一点在电影市场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迪士尼每年的收入大头从来不是票房,而是那些周边。光是《冰雪奇缘》里Elsa的公主裙就疯卖了300万条,直接带来了4.5亿元的收入。你想想《冰雪》的全球票房才多少呢?

  对于艺术作品来说,这样的商业模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更能延续它的影响力。《哆啦A梦》这个动画再怎么说不过是每周见一面,然后每年在电影院里见一面罢了。但如果它已经融入了你的生活呢?如果你背的书包是蓝胖子,用的筷子是蓝胖子,玩的玩具也是蓝胖子,你还敢说它的影响力不够吗?

 游民星空
《哆啦》还有很多旁支作品,大大丰富了它的世界观和产品线,比如《神奇道具大百科》,比如《哆啦A梦七小子》等等

  除了开发周边以外,《哆啦A梦》还有些独到的商业模式上的探索。众所周知,哆啦A梦之父藤子•F•不二雄老师早在1996年就已经去世了,但是《哆啦》的故事并没有中断。这就归功于藤子•F•不二雄制作公司的创立了。在不二雄老师死后,这个制作公司开始全权负责剧场版(也就是大长篇)的制作,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都有出。这样就避免了因为灵魂人物的去世而导致的断档情况,《哆啦》的传奇也才能得以延续下去。如果当初没有成立这样一个公司,恐怕时至今日就是另外一幅光景了吧!

游民星空
一代宗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漫迷评论
SSI ļʱ
SSI ļʱ
《哆啦A梦》为何长盛不衰?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5/2015051915483223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