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专栏 > 游民专栏 > 正文

姿势分子:资本、荷尔蒙 Showgirl的历史你懂?

2015-08-07 20:12:01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最后的防线 编辑:最后的防线 浏览:loading

  直到2000年,Showgirl才迎来形象改变的临界点。就像之前无数次做过的一样,此时的媒体,也开始为自己曾打压过的事物发声。“存在即有合理性”“Showgirl已经成为游戏文化的一部分”“Showgirl对产品形象是一种补充”这些冠冕堂皇理由背后,媒体显然是在迎合读者,尤其是被压抑许久的游戏宅男们。随着媒体防线崩溃,形形色色的Showgirl充斥了E3等各大电玩展的舞台。但许多开发商却对这种潮流表现出了担忧。

  2006年的E3结束后,一条消息让玩家大惊失色:2007年的E3,将由全球游戏玩家的年度狂欢,缩水成产业人士的私人会议。面对质疑,E3主办方总裁道格拉斯·罗文施泰因(Douglas Lowenstein)做了这样的解释:“这不是什么倒退,它是一种阶段性的进步。现在游戏展的商业曝光度已经足够高了,而我们想做的,是为E3增加一些必要的格调,让它看上去更像奥斯卡或格莱美——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要反对呢?”

游民星空
E3对Showgirl的禁止,标志着欧美游戏产业在宣传策略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罗文施泰因的举动绝不是心血来潮,正如不少厂商的抱怨的那样:聘请商业模特的出席E3的成本,几乎再搭建大半个相等规模的展馆相等。同时,此举也迎合了游戏界急于摆脱“低俗”定位的需求——毕竟在当时,厂商也只有将作品打造成为“第九艺术”,才能吸收更多投资资本。E3此举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今天,我们的确可以说,这一“壮士断腕”的举动已经得到了回报——直到今天,它依旧作为专业性最强、内容最“纯粹”的电玩展而广为人知。

  虽然2009年后,Showgirl又在E3重新登场,但已然不是展会主角,唯独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她们却逆势生长,并找到了兴旺发达的沃土。

从“西风压倒东风”,到“东风压倒西风”

  严格地说,Showgirl在中国并非舶来品,而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从民国时期的美人挂历,到汉武帝年间卓文君的当垆卖酒——这些事例足以证明在“食色性也”的问题上,国内消费者和老外其实毫无区别。就游戏产业来说,Showgirl也很早便现身于大中华地区。最早的Showgirl来自于1996年台北电脑展,硬件大厂Intel利用这种宣传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在大陆,伴着“与海外接轨”的洪亮口号,Showgirl很快也从争议话题,逐渐成为CJ上的一大特色。

游民星空
1996年台北电脑展被认为是中国Showgirl的起源,尽管以今天的标准看,这些姑娘们根本入不得大爷们的法眼

  平心而论,在最初两届CJ上,Showgirl的地位不过如此,这是因为厂商还残存着一星半点的理想主义,而玩家又还对国产游戏还存在幻想。从2002年到2014年,Showgirl在展会上的地位愈发抢眼,到2014年其数量突破了300人,并形成了一个炒作与演出的系统循环,关于“贵圈真乱”的报导也层出不穷。在纸醉金迷的浮华背后,真正体现出的却是国内厂商的技不如人。在这样一个不幸的大前提下:“性营销”的作用就立竿见影得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分享到: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