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攻略秘籍 > 攻略 > 正文

《真三国无双6:帝国》漫谈曹魏五子将

2013-01-08 12:55:55 来源:A9VG 作者:shinmusou 编辑:迦偌 我要投稿

其八、张郃的大功。

张郃是魏五子中在曹魏阵营起点最高的[35],在势力开拓初期,曹老板虽然厚待降人[36],但是以地位来说,张郃的飞跃也大了些[37]。再看张郃之后的发展,曹老板似乎并不很看好他的能力[38],既然张郃之前既无高位,又无大能,甫一投降立刻被曹老板重用的理由就是张郃立下了大功。

35、见魏书十七:偏将军,列侯。军号和爵位都是魏五子在曹操阵营起始最高的。

36、见魏书一:曹老板第一次大封功臣之前,降人便多已封为列侯。

37、见魏书十七:投降前张郃官不及张辽,爵不及徐晃。

38、见魏书十七:建安五年张郃投降后军号在张辽之上,到建安十四年却被张辽所督,可知曹老板不很看好他。

三国志中,关于张郃的投降,纪传之间产生了时序错舛[39],论者多以为这是史书在本传中为张郃避讳[40]。张郃本传的记载固然可疑[41],然而以同样逻辑,武帝纪、袁绍传的记载未必就没有可议之处。实际上,张郃的投降与袁绍的军溃孰先孰后是个不可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因为袁绍的军溃便是张郃投降引起的[42]。张郃为曹操击破了袁绍的八万大军,功劳不可谓不大[43],但是事后一看[44],张郃这次的大功恐怕是他一生的阴影。魏五子中张郃是唯一一位未得善终的,冥冥中似有报应。

39、见魏书一、魏书六、魏书十七:裴松之指出了其中时序不同。

40、史论族繁不及备载。

41、见魏书十七:关于史料记载最常见的怀疑就是其细节描写不合乎常理,比如这里张郃是如何准确迅速得知郭图谗言的内容,不能脱去单方面追述的嫌疑。

42、见魏书一、魏书十七:在乌巢之前,徐晃、史涣即对袁军后勤部队造成过歼灭性打击,其损失亦在数千乘,但袁军攻势依旧凌厉。是以知袁军乌巢的损失虽然惨重,但似乎尚不足以造成“自溃”的结果。而曹操在乌巢战前尚有战斗力的部队不足一万,以精锐五千奇袭乌巢,余部由曹洪守营,根本无余力攻击袁绍大营,事实也没有曹军将领带队攻击袁绍大营的记载。所以袁绍的军溃是内部引起的,查考史书记载,张郃显然拥有最大的罪魁祸首嫌疑。

43、见魏书一、魏书六:袁绍在官渡败退,仅有袁谭等亲信数十人跟随,文件、辎重全部被抛弃。可见当时袁军的形势绝非混乱那么简单,很可能是袁绍的本营遭到了突然袭击,再查考史书记载,曹军既不能也没有突然袭击袁绍,那做出如此伟业的八成还是张郃。

44、见魏书一、魏书六:袁绍余部八万以伪降罪名被曹操坑杀,从常理说来,假投降是一个极需要统筹谋划的行为,不可能由八万人的群体自发完成,然而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是谁组织了这一行动,实际上也不存在可能组织这个行动的人。事情的过程大概是张郃以突袭击走袁绍,使得袁军一时失去指挥,在张郃鼓动下投降,但张郃并没有长期指挥掌控八万袁军的威信和能力,所以袁军事后难以控制,曹操只能选择坑杀。

其九、张郃的巧变。

张郃“以巧变为称”,是除了乐进之外另一位被陈寿判定为“未副所闻”的五子,但是和乐进不同,张郃本传比于禁徐晃两传少的极为有限[45],且细节描写很多,恐怕不能以“注记有遗漏”解释。

45、见魏书十七:三国志张郃传比于徐两传少百字左右,算上裴注反而略超。按裴松之所引典籍中,曾被陈寿参考的也很多,所以陈寿能见到的张郃注记应该不会比于禁徐晃二人少。

但是考察张郃的战绩,就会觉得这大概是又一次陈寿的过严要求。张郃战张飞,遭到奇袭果断弃军而走[46],再看张郃两次易主,做的也都是干净利落[47],足见张郃完全不愧巧变二字考语。那为什么陈寿还要说未副所闻呢?张郃的巧变不同于乐进的骁果,不光出现在总评,在传中也有提到[48],既然陈寿已经在传中记载了张郃巧变,却又要在总评中说张郃看起来不巧变,显然是暗示传记内文并非完全由他的意思撰写。再考虑到张郃是魏五子活的最长的一个,和魏书作者王沈、魏略作者鱼豢都可能有交集,恐怕陈寿所指,“未副所闻”的并非张郃的巧变,而是传记中跟在巧变之后行军无不如计、敌人皆惮的吹捧。

48、见蜀书六:张郃遭到张飞奇袭,前后军被分断,虽然他败退时身边只剩十余亲兵,但并未全军覆没,可见张郃大概是及时退到了后军阵营率队撤退。

47、见魏书六、魏书十七:张郃弃袁投曹参见上段各注解。而之前的张郃弃韩馥投袁绍时是以兵而归,按张郃系韩馥军司马,正是掌兵之人。韩馥让冀州于袁绍,并未发生战斗,但张郃这一去,他再无翻盘的本钱。

48:见魏书十七:张郃识变数、善处营阵云云。

其十、徐晃的畏慎。

徐晃的评价不在卷末,而在本传的结尾,说其性格的地方,是俭约畏慎四个字。俭约是生活习惯且不去说它,徐晃的畏慎,也是有其原因的:他的出身太低了[49],他在曹营从军二十多年后,同袍们仍然不相信他[50]甚至不尊重他[51]。但徐晃用兵虽有畏慎的特征,但更多的时候却正好相反[52],在对待士卒时,也丝毫看不出俭约畏慎的样子[53]。

49、见魏书六、魏书十七:徐晃在杨奉那里得到了骑都尉的职位,但查考当时情况,医师走卒皆为校尉,换句话说,徐晃的出身比医师走卒高得十分有限。虽然徐晃看起来在杨奉的面前说得上话,但杨奉本人也是山贼出身,他的车骑将军曹操方是不予承认的,徐晃传中记载车骑将军杨奉,其实已经是为徐晃避讳了。

50、见魏书九、魏书十七:夏侯渊战死时,张郃徐晃皆在夏侯渊麾下,其时徐晃有节而张郃无节,但诸将共推张郃,可见诸将大概不服徐晃指挥。

51、见魏书二十三:徐晃督诸将救曹仁时,因进军不速被所督诸将呵责。

52、见魏书十七:徐晃用兵,追奔争利。按孙子兵法军争篇,争利是兵之大忌,陈寿以此为徐晃评语,难免又让人联想有潜台词。

53、见魏书十七、太平御览引魏略:徐晃性严,不够体恤士卒。军中**曰:“不得饷,属徐晃”。

以魏晋时期的风气,出身就决定了徐晃很难结交朝中权贵,必须小心谨慎。他的不广交游,与其说是性格决定,不如说是对事实的无奈。其实张辽、张郃、徐晃三人,性格中企图出人头地的特征都颇明显[54],他们的军事能力未必逊于于禁、乐进二人,但曹老板将这三人留给曹丕提拔[55],或者是为了以魏代汉的布局。

54、见魏书十七:这三人都有屡次建言的经历,张辽的建言集中于曹操,而张郃徐晃则是历任主公皆有建言。于禁乐进则无此类记载。

55、见魏书一、魏书二、魏书十七:曹操时代于禁乐进分任魏王国左右将军,而曹丕时代张辽张郃徐晃分任魏王国前左右将军。按于禁乐进在建安十四年后的军事记载便很少乃至担任魏国朝官,而其他三人则一直以汉朝外官身份活跃,直到曹丕嗣王才纳入魏国官职体系。

外一篇、李典的死因。

蜀汉五虎之所以合传,最明显的原因就是他们是刘备时期武将中得谥的五人,然而魏五子的合传原因便没有这样明显,勉强说的话就是魏王国时期曾任四方将军的外姓五人[56]。然而既然魏王国有曹老板和曹二少两个阶段,这合称就不那么准确,于禁风光的时候和徐晃显然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所以虽然陈寿说“五子为先”,但也并不是完全绝对。就比如李典就是曹魏外姓武将中地位并不逊于五子的一员[57]。

56、见魏书十七:参见55。

57、见魏书十七、魏书十八:李典曾和乐进、张辽一起行动,均不受督率,比同期的张郃徐晃独立性还要强些。

李典约逝世于与张辽大破孙权之后[58],史载亡年三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这个数字虽然还可以商榷,但是在无确证的情况下似乎没必要否定[59]。虽然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壮年猝死也不算离奇,但在还能参加剧战的情况下旋即病殁,究竟事属可疑。再看李典的谥号,几乎可以判定李典不是正常死亡[60],所以综合李典逝世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史书可能是失载了孙权被八百破十万丢脸之余的一条战果:重创李典致死。

58、见魏书十七、魏书十八:建安二十年合肥大战,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登基时李典已死。实际上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又征孙权时,就已不见李典的记载。

59、见魏书十八:李典被称为长者,似乎不像是三十六岁的人,而懂得一点校勘的读者可能会知道,三和五两个字很容易弄错,所以有人提出李典可能是五十六岁逝世。但考察李典早期行迹,如果是五十六岁逝世的话,他出仕就太晚了一点,长者用于夸赞人的品行时,也未必与年纪有所关联。

60、见魏书九、魏书十七、魏书十八:李典谥愍侯。曹魏其他两个谥愍侯的,一个是夏侯渊,一个是乐进的儿子乐綝,均系战死。

后记: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之前以“容后再说”施展嘴遁,现在兑现施法材料。其实这文章写的很烂,一方面内文涉及到五个人,想找一条完整的脉络便很难。为了面面俱到,有的内容已经属于评点而非发掘——哪能个保个身上都能挖出猛料呢?相信看官们可以原谅我的投机取巧。另一方面本着债不过年的原则,要赶在A9维护之前写完,才写了三小时不到,行文也未及润色,逻辑也未经细考。这个看官不必原谅,有以见教不胜之幸。

上次说了这次不搞注解,但是那样正文就难免太烦冗,所以不免食言而肥,但试图不纯以史料为注解,节约一点篇幅的同时,也算是提高了文章的原创性,总归纯史料现在在网上随处可得,希望不会影响阅读。请让我狂笑三声,哈哈哈,无债一身轻,这次应该没留坑了吧。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真三国无双6专区

上一页 1 2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游民星空APP
随手浏览游戏攻略
code
    没有任何记录
    没有任何记录
单机游戏下载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