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漫谈物理加速]
早期的物理加速技术只是一个软件引擎。游戏借助于它,使得部分物体可以受力运动,可以被破坏。《Half-Life 2》第一次把把这种引擎引入3D游戏之中。在这款大作中,小件物体都可以被搬动、被破坏,重力枪可以吸起很多物体再发射出去伤害敌人。小编至今仍然能够清楚地记得,在《使命召唤》这款二战主题游戏中,当操纵着坦克隆隆的行进时,看到前方被坦克撞倒的树木哗哗地扑倒在路旁时心中的那种激动。
《Half-Life 2》中,玩家可以搬动箱子堆成台阶,以此爬向更高处
这种物理加速技术是一种软处理技术,需要借助于CPU的运算能力。这方面的运算,也并非CPU的强项。这就注定了在这类游戏中,物理细节不可能太多。而我们的目标,是使3D场景真正具备“自然”的属性。物体碰撞、爆破,建筑物倒塌,微风吹拂下水面的波动、树木枝条的荡漾等等都要看上去真实而自然。而这一步行动,现在已然迈出。
这一步就是物理处理器(PPU)的出现。PPU的出现对3D技术来讲绝对是一场革命,它让人们再一次的看到了3D技术的新出路。如果说CPU是为了达到更快的逻辑运算速度,GPU是为了达到更好的画面图像效果,那么PPU就是为了使游戏场景更加真实。有了物理加速的3D世界,将不再纯粹是是毫无生机的贴图,它可以使游戏场景达到挑战现实的效果,让玩家真的去“做你从没做过的事”。这也是物理加速理念一经出现就备受关注的原因。
但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体积越来越轻便、越小巧,处理能力却越来越强。因此广大的玩家自然无法接受电脑内部再出现一张专门的物理加速卡。所以Ageia的PhysX硬件物理加速卡,虽然物理处理能力很优秀,但市场普及速度却出奇的慢。在GPU都预言要被集成进CPU的今天,PPU还想占据一条扩展槽显然不现实。
因此,一些后起之秀想通过物理加速技术颠覆现今计算机行业格局的想法也最终落空。毕竟GPU当年的际遇在现今形势下已经很难再次重演。随着传统计算机巨头竞相追逐新兴物理加速技术公司,物理加速技术的标准之争最终演变成为豪门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