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那年,我妈妈疯狂地迷上了上网玩游戏,从连连看开始,逐步升级到玩极品飞车,盟军敢死队,然后又转移到我的PS2,XBOX,最后连出门都要玩PSP。她把这股热情和她一个年龄段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很快,我的叔叔阿姨们也都迷上了电子游戏。有一天,我妈妈问我: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玩游戏玩不懂的时候,问你们这帮孩子,你们总是不耐烦?我的回答是:那当初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你们何止是不耐烦?连打带骂是常事吧?
如今比较可喜,虽然电子游戏在中国依然被冠着电子海洛因的称号,但是有很多年龄偏大的人群已经意识到电子游戏是一种高雅且高深的娱乐方式。然而最可怜的莫过于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当初几乎没有比电子游戏更好的娱乐方式,可这唯一的娱乐方式还要偷偷摸摸地进行。街机厅,电脑房,包夜,骗家里钱打游戏,骗家长说电脑是用来学习的,骗家长说PS2是SONY的DVD,恐怕在中国我们这一代孩子里不占少数。由于逆反心里在作怪,有多少孩子断送了前程,为游戏耽误了学业,我不想说,我也没法说。在中国这个社会,孩子只有死读书,读死书,考上大学,出来才算是彻底解放,才算是唯一的出路,可是有多少热爱游戏的青年们,没有自己的游戏空间。有几个孩子可以不收家长的限制,热爱游戏一路走到底?有几个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打游戏给孩子些许温暖和温情?几乎没有。我们这一代人,是电子游戏无辜的牺牲品,是中国游戏产业未建立起来时被歪曲的一代。直到现在,韩国已经将游戏业看成是国家重点产业的时候,中国的高官们还整天沉浸在麻将中,把游戏看成是垃圾或者是小孩玩的东西,试问,电子游戏在中国还扯什么蛋?前一段听说美国有个孩子几岁就进了微软,我只能说,在中国这是个不可能的任务,连上个网都要被无知的家长骂个狗血喷头,中国的游戏业和IT业还进步个屁。
前一段上班,有个年长我几岁的姐姐,吃饭的时候聊到她家孩子。她孩子才几岁,请了老师教他钢琴和画画,孩子都不喜欢,惟独就喜欢打游戏。我就说,钢琴和画画是陶冶情操,学前教育,电子游戏就不是了?现在的游戏质量比以前要高的多,更优秀的画面,更逼真的音效,更高的难度,更多的内涵,哪个比较经典的游戏不是要毅力和脑力的?说到这,挺羡慕如今的孩子们,几岁就有无数的好游戏来玩,而我们当初见到魂斗罗都能兴奋成那样。
很怀念FC、SFC、MD、PS、SS上那些游戏,可能现在十几岁的孩子都不知道这些,但是那确实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回忆。几天前,在网上偶然间看到赤影战士的真人演奏版的视频,那个下面写着:小编我是湿了。猛一看很搞笑,但是自己听的时候,一股久违的热情顿时澎湃,差点我也湿了。想想这十几年,都有游戏一直陪在我身边,作为一个不算游戏人的游戏人,没有游戏的日子会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也很难想象。可悲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如此热爱游戏,可真正能投身游戏事业的又有几位呢?即使投入了游戏事业的人,收入可观吗?我女友的一个同学,目前在昱泉做了几年,身处上海,月薪不到1W,打拼很多年依然没有房子。喝酒的时候我问他,你现在过的如何,他回答,很快乐。虽然穷,但是公司里都是真正的游戏人,那种感觉很好。反观我,虽然物质生活不算差,但是却不幸福。这就好比一个妓女,为了钱,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却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谋生,回头看一个良家妇女,虽然穷,但是很坦然,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