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魔法的英雄,童年的玩具兵
NWC设计组在被收购之前已经发布了回合制策略游戏“英雄无敌”初代和欧美三大老牌RPG之一的“魔法门”系列1~5代,得到3DO支持后,他们紧锣密鼓地推出了《英雄无敌Ⅱ》及其资料片《忠诚的代价》(The Price of Loyalty,1997年),获得了极大成功。1998年的《魔法门Ⅵ》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如潮好评,游戏被汉化后,让国内很多玩日式RPG成长起来的玩家感到耳目一新,庞大的分支任务群和极高的自由度、第一人称操控方式是其鲜明的特点,不仅沉寂数年的欧美RPG重获新生,也在中国培植了大批欧美RPG的拥趸。随着《英雄无敌Ⅲ——埃拉西亚的光复》(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III: The Restoration of Erathia,1999年)面世,3DO奠定了大牌公司的江湖地位。回想当时的网吧里,同一背景设定的“魔法门”和“英雄无敌”两大系列都是必备游戏,“英雄无敌”系列在国内培育了难以计数的英迷,在全球范围内也引发了不少游戏的模仿跟风。剑与魔法的荣耀时代,会魔法的英雄看来确实能无敌于天下。
1998年3DO还有另外一款招牌游戏——《玩具兵大战》(Army Men),这是一款以玩具兵为主角的动作过关游戏。不得不说,玩具兵这种角色出现在游戏里实在是太棒了,现在的玩家们或许不一定能理解这种感动,但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男孩们,很多人在童年时代最热衷的就是变形金刚以及各种用塑料甚至锡(相当少见,因为相当贵!)制作而成的玩具兵,那些或蹲着开枪、或俯卧瞄准、或举着刺刀站立、或以帅气的姿态甩出手雷的各国军人形象栩栩如生,长久以来定格了玩家的童年回忆,然后他们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了!玩具兵系列一共有十多款续作,它们的背景从二战延续到厨房大战、地球扩展到外太空,也遍布各个家用游戏机平台,在无尽繁荣的同时,吸血式的开发和盈利模式也成了3DO的特色。
子午线及其他
《子午线59》(Meridian 59),由Archetype Interactive设计制作,是游戏史上第一款真正基于互联网的多人游戏,不少人认为《网络创世纪》是网游鼻祖,其实《子午线59》才是。这款游戏在1996年4月份开始了内部测试(因为当时没有发行商),眼光犀利的霍金斯发现了它,认为它的设计理念颇具前瞻性,然后在6月份出资买下Archetype Interactive,并开始游戏的公开测试,吸引了超过25000名玩家参与其中。9月份,《子午线59》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
足以载人史册的《子午线59》采用了标准的剑与魔法背景,设定了6个不同地理风格的城镇,讲述了一个混乱的国度里不同政治派别争夺领土的故事,巨魔、兽人、亡灵等各种怪兽都出现了,但玩家只能扮演人类。游戏在图像上使用了2.5D引擎,拥有12个服务器,3000名左右的在线玩家,包月费用为9.95美元。它创立了被无数后来者模仿的一些游戏框架:角色定制、装备切换和聊天系统。但很遗憾它最终输给了后起之秀,1997年发行的《网络创世纪》,后者的在线人数达到了12000人。
随着3DO不断地进行策略调整,这款游戏于2002年被Near Death工作室接手,2004年它添加了一个新的图形引擎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今年年初,Near Death宣告关门,但他们表示《子午线59》服务器仍将继续存在。
3DO还针对PlayStation和N64等家用机平台发行过《美国职棒大联盟》和《战斗坦克》等游戏,这有赖于霍金斯对电脑外游戏平台的一贯重视。电脑平台上还推出过《安魂曲——复仇天使》(Requiem: Avenging Angel,1999年)等名噪一时的游戏,只是影响力均明显不如“英雄无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