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新闻中心 > 正文

磕磕碰碰!PC史上最悲剧的16次失败

2012-02-06 11:35:36 来源:驱动之家 作者:未知 编辑:颜落 浏览:loading

IBM Deskstar 75GXP硬盘(2000年)

桌面之星变成“死亡之星”(Deathstar)的时候,准没什么好事儿。这种硬盘的可靠性差得实在可以,蓝色巨人也从未承认自己有责任,只同意付给每个倒霉的用户100美元,以求摆脱集体诉讼。 

PC史上最悲剧的16次失败

Intel Willamette Pentium 4奔腾4处理器(2000年)

Intel第一代Pentium 4处理器高昂、功耗夸张、发热量大,还搭上了倒霉的Rambus RDRAM内存。即便如此,如果它能非常快也就罢了,可偏偏第一批Willamett核心的1.4/1.5GHz型号常常还不如最快的上一代Pentium III。

NetBurst经过多次架构优化和工艺升级才真正赢得认可,但即便到了最后,Pentium 4也是高热高频低能的代名词,因此让AMD Athlon出尽了风头。Prescott核心冲击到3.8GHz的时候,Intel终于幡然醒悟,发现10GHz宏伟目标是那么遥不可及,这样才有了优异至今的Core(酷睿)架构。

PC史上最悲剧的16次失败

DigiScents iSmell香味合成器(2001年)

1960年的老电影《神秘的气味》(Scent of Mystery)中出现了一种名为Smell-O-Vision的嗅觉技术,但之后再也没有电影考虑过这种问题。2001年,DigiScents公司做出了惊人之举,大肆宣扬自己的香味合成器iSmell,结果一败涂地。

其实,时不时就会有一些新兴公司做出类似的尝试,但极少有DigiScents这样对PC嗅觉模拟设备如此着魔、结局又如此悲惨的。 

PC史上最悲剧的16次失败

Intel Itanium安腾处理器(2001年)

千禧年之际,Intel的纯64位架构处理器Itanium安腾被视为未来之星,Intel也热切期盼IA-64架构能彻底淘汰x86。不幸的是,这种激进的做法让开发者用户根本无法适应,特别是AMD又高出了兼容x86指令集的AMD64架构。

最终,Intel不得不在Pentium 4中采纳x86-64指令集,安腾随之转向大型企业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虽然安腾至今仍在坚持,但随着微软、戴尔、IBM、Oracle等各大企业的放弃,如此只剩下惠普一家在苦苦支撑。要不是看在惠普那7亿美元钞票的份儿上,估计安腾早就归西了。 

PC史上最悲剧的16次失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分享到: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