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 Radeon HD 2900 XT显卡(2007年)
悲剧程度堪比GeForce FX 5800。NVIDIA刚刚进入DX9的时候栽了个大跟头,ATI第一次尝试DX10也摔得很惨,自己的旗舰不但迟到了大半年,还没对手的快,甚至打不过中端的GeForce 8800 GT,更糟糕的是功耗和噪音也都很吓人。
随着归入AMD旗下以及架构上的调整,Radeon HD 3800好了很多,之后的小核心战略更是大放异彩,但是Radeon HD 2900 XT注定将成为A卡历史上最大的污点。
Ageia PhysX物理加速卡(2006年)
物理处理器(PPU)的概念很诱人,可惜300美元高价买来一块专用加速卡,能够展现的游戏却寥寥无几,实际效果也备受质疑。2008年,NVIDIA收购了Ageia,将这种本来看似很有前途的技术牢牢束缚在了自家显卡上,碰到其它厂商的就自动关闭。当年的物理卡不但只能和N卡做伴,开发支持上也被迅速抛弃。
随着NVIDIA将PhysX技术深深集成在自家显卡上,单独的物理卡就彻底死亡了,那些着眼于未来的玩家也被完全抛弃。2010年,NVIDIA正式放弃了对Agia PPU的驱动支持。
AMD Phenom羿龙处理器(2007年)
第一代Phenom号称要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单硅片四核心处理器,但面对“胶水”一般的Intel Core 2 Quad一败涂地,臭名昭著的TLB Bug更是给了AMD致命一击,后来的BIOS修复也不得不付出了大约10%的性能代价,更是雪上加霜。
B3步进消除了TLB Bug,但性能上仍然完全不如Core 2,直到2008年的第二代Phenom II情况才稍好一些,但是AMD始终没能再夺回性能宝座。
也正是从K10时代开始,AMD开始逐渐失去在服务器领域的优势,地盘几乎丧失殆尽。虽然其中也有公司经营战略方面的因素,但落后的技术才是根本。
Bigfoot Killer杀手游戏网卡(2009年)
类似于Agia PPU,网络处理器(NPU)成了又一个华而不实的新概念。Bigfoot的初衷也是非常好的,致力于让网络游戏用户获得更流畅的体验,但可惜也是实用性太差。与其300美元高价买这么个特殊网卡,还不如升级一下宽带,或者优化一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