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本来毫无关系,但是,它们看起来却像是亲戚——是的,有很多电影译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当某部电影已经深入人心,它就无法阻止别人想尽办法跟自己套近乎,于是电影不死,八股不止,在一波波的套近乎中,电影译名的八股套路就这样成型了。
下面我们要开八的这些译名,全部来自官方——即:会出现在官方推广素材和影音产品包装上,作为招徕观众的重点。说到底,译名八股的形成如果不是片商们的认可和推广,怕也成不了这样的气候,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本来八杆子打不着的电影是如何在这种八股模式下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的吧。
你信,或者不信,二次创作的电影译名中间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套路
译名八股代表作,众望所归当属“总动员”系列。1995年,《玩具总动员》这个内地译名闪亮登场的时候,人们何曾想到,“总动员”这个词会对我们的语言习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从此之后,只要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皮克斯动画,基本逃不开“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倒是幸免于难)。谢谢你,第一个想到“总动员”的无名英雄,你拯救了无数在语文课上睡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