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
野菜之一。又名:刺儿菜、猫蓟、刺萝卜、刀菜、野红花等。菊科蓟属。药用全草或根。性凉,味甘。入肝、脾二经。凉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选方:1、舌上出血,兼治大衄:鲜叶一握,捣,绞取汁,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三钱匕。 2、治阴痒:小蓟煎汤,日洗3次。 《中药大辞典》242页 见下图
水芹菜
野菜之一。伞形科水芹菜属。药用全草。性凉,味辛。平肝,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高血压,失眠。如自己采摘,须注意另有一种毒芹,植株粗壮,一般生长分散,而水芹菜则在水边或湿地成片生长。《中药大辞典》532页见下图:
羊蹄草
野菜之一。又名:一点红、紫背草、叶下红、野芥兰等。菊科一点红属。药用全草。性凉,味苦。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目赤,喉蛾,疔疮,肿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5~8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孕妇慎用。选方:1、赤白痢症远年便血:羊蹄草和猪精肉煎汤服之。 2、肠炎、腹泻:羊蹄草,番桃叶各四两,加水适量,煎成1200毫升,每日二次,每次50毫升。 3、水肿:鲜羊蹄草、灯心草各二两,水煎 ,饭前服,日二次。 4、乳痈初起:鲜羊蹄草一握,加红糖共捣烂,加热敷贴。 5、无名肿毒、对口疮:鲜蹄草一握,加红糖捣烂敷贴,日换二次。 6、指疔:鲜羊蹄草加砂糖捣烂敷。 7、喉蛾:鲜羊蹄草三两,水煎,频频含咽。 8、小儿疳积:羊蹄草根三钱,蒸瘦猪肉吃。 《中药大辞典》970页 见下图:
粉苞苣
野菜之一。又名:细叶苦菜。菊科苦荬菜属。药用全草。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黄疸型肝炎,结膜炎,疖肿。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中药大辞典》1953页 见下图:
假茼蒿:野菜之一。又名:野茼蒿、冬风菜、**菜。菊科三七属。药用全草。性平,味辛。行气,利尿,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中药大辞典》2183页 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