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机组乘务员》:山崩地裂险登天
危机指数:★★★★★
空难背景:1980年的前苏联灾难片,四名机组人员去亚美尼亚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地震中山洪汹涌而来,飞机跑道被震裂的情况下,驾驶一架图-154强行起飞。当年上译引进该片,灾难镜头在国内尚属首例。
毁灭当量: 能把起飞情节拍得如此惊心动魄也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一座山谷中的机场,地震不断带来了碎石和泥石流破坏了跑道,导致一座炼油厂爆炸。就像如今美国很多灾难片那样,熊熊的烈焰从山坡上飞速而下,就像一个猥亵的痴汉一样尾随飞机,在半截跑道上穿越火海,最终在悬崖边上起飞惊为天人。这段场面是模型拍摄,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来说效果令人惊讶,后来有一部电影依照本片复制了这个情节,它叫做《2012》。
英雄时刻:本片前半部分用了大部分篇幅去描写乘务员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这让最后的灾难镜头更加牵动人心。飞机升空后尾部出现破裂,瓦连京和伊果尔身穿棉衣去爬到飞机外部修复升降舵,在零下20℃的高空和900公里/小时的环境下作业,伊果尔肋骨断裂,浑身被气流刮伤,如今看来依然可歌可泣。飞机降落时机尾断裂,索性无人员伤亡,这些普通乘务员令人尊敬和叹服。
点击播放《机组乘务员》空难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