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无锡小笼馒头
无锡小笼馒头创制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原为拱北楼面馆经营的传统鲜肉馒头。小笼馒头皮子、馅心配料严格,用肉骨头吊汤,小笼馒头皮薄色白、捏有二十左右的折皱,造型十分讨喜。秋冬季节在馅心中掺入蟹肉、蟹黄成为蟹粉馒头,这一品种更是誉满全国的名点。甜咸二味,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味道浓醇。
21、云南破酥包
云南的特色包子,当属破酥包。破酥包的制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擀卷刷猪油撒干粉形成层次,另外一种是包油酥的方式。而独特的做法使包子皮有许多层次,有些层是软软的面,有些层是酥酥的油面。而且吃起来柔软酥松,甜咸适宜。曾经有一个云南破酥包卖出了十万的天价。
22、南翔小笼包
这是南翔镇的传统名产,原名南翔大肉馒头。由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创始于清代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后来旅沪的南翔人邀请黄明贤到上海城隍庙开设南翔馒头店和西藏路上开设古猗园馒头店,挂名南翔小笼,至今盛名不衰。因南翔小笼味道鲜、脍炙人口而出名,同行老板纷纷效仿,使南翔小笼在上海及全国各都见其身影。
特色:以其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的特色而著称。
23、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最初的名字叫“生煎馒头”,在上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上海,经营这种风味小吃的店铺遍地都是。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上海生煎包在他们口中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的兼营品种。其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后来顺应人们的饮食需求,生煎包子走出茶馆,成了“街头小吃”。也逐渐有了生煎馒头的专卖店,其馅心的花色也便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味品种,来丰富口味。其外皮底部煎得金黄色,上半部撒了一些芝麻、香葱。闻起来焦香扑鼻,咬下去满嘴汤汁,故颇受上海人的喜爱。
特点:皮酥、汁浓、肉香、精巧。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