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与巨像》二度重制:TeamICO的墓志铭

华烂漫
2017-06-15 19:50:45 浏览:0 0

  很遗憾,因为初代官方中文化之前民间翻译出现的疏漏原因,《汪达与巨像》被不少中文网站叫做了旺达,时间长了就成为一种约定俗成。汪达音译自游戏中男主角的名字wanda,论发音肯定是更适合“汪”字。其实这名字引申自“wander”一词,标题既表示了汪达与巨像的对立关系,同时又双关了英文单词的原意:在往失大陆上那些孤独徘徊的巨像。

  论知名度,《汪达与巨像》在玩家群可能并非一线大作,可是在游戏圈,这绝对是一款足以流芳百年的经典名作。《汪达与巨像》在出生的这十几年来全球获奖无数,更是 “第九艺术”绝佳的代名词,让无数游戏人、玩家魂牵梦绕。

游民星空
在记忆中,《汪达与巨像》给人的感觉总是如梦幻般美好

  在PS2中后期发售的《汪达与巨像》销量并不高,但总能被那些能在热爱发声的人们提起和怀念。也正因如此,《汪达与巨像》又一次出现在了索尼发布会,又一次已更加高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游民星空
又一次被重制的《汪达与巨像》,画面全面提升了一个档次

  PS2版2005年;PS3版2011年。

  PS4高清重制版,2018年。

游民星空
往昔之地

  怕是没有什么游戏,比《汪达与巨像》更值得被重制了。

NICO

  在佳作频出,甚至统一了当代家用机领域的PS2平台,TeamICO的第一款游戏《古堡迷踪(ICO)》无疑是一个异类:没有等级、没有血槽,连对话都寥寥可数。然而正是这样一款散发着不同流俗味道的游戏,却成为了一部用电子科技书写的童话。20世纪初,它是“第九艺术”的最佳代表,更解开了同行对“游戏”一词认知的桎梏。

游民星空
《ICO》影响了一批游戏制作人

  正因如此,人们对《NEXT ICO》的期待,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ICO》发售后,TeamICO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褒奖,续作“NEXT ICO”在上田文人的带领下很快立项。虽然名为《NICO》,但并不意味着它是ICO的续作,这款试作品至今还有段“一群长角少年骑马围捕巨大动物”的演示视频能在互联网中找到,这是《汪达与巨像》最初的形态。

游民星空
在《汪达与巨像》的首发特典中可以看到NICO的样貌

  《汪达与巨像》研发初期先定下了NICO中“与巨兽战斗”的设定,但从剧情和世界观上,并没有选择与《ICO》强行挂钩。《ICO》的故事发生地是矗立于孤岛之上的古堡,主角背景和游戏主线甚是模糊,这使得游戏并未自发形成一个成熟的世界观;游戏中的小男孩ico头部长角的设定,也是在研发中为提升识别度而添加的元素。

  上田文人在最初设定时,并没有给《ICO》和《汪达与巨像》设立任何剧情关联,因为比起为了制作而去制作,他更倾向于先做好游戏设计,再去讨论剧情。这也导致游戏表面,仅有结局和《ICO》看似有一定关联。即使是现在,要谈《ICO》和《汪达与巨像》之间的关系,也只能说的确处于同一世界观,上田文人自己根本没有为两部作品制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时间轴。

游民星空
“羁绊”是上田文人作品的核心

  主动放弃前作光环,去制作另外一款原创新作,放在任何年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决定。但正因如此,剥离《ICO》基因给了《汪达与巨像》一个更加广袤的大陆。无缝地图、沁人心魄的战斗、充满魅力的角色,让《汪达与巨像》超越了《ICO》,化为一座游戏史中不朽的丰碑。

奇迹

  TeamICO从来不是大型工作室,《ICO》原本是一款PS1研发,后期搬到PS2的作品,因此并没有给《汪达与巨像》积累太多技术底蕴。有限的成员,并不充足的资金,《汪达与巨像》似乎注定不会成为一款顶级游戏。然而2005年,《汪达与巨像》以近乎完美的形态展现给了全球各地的玩家。

游民星空
因为机能受限,《汪达与巨像》削减了发色数。但反而让画面更贴合主题

  比起《ICO》,《汪达与巨像》更像是一款游戏。它新增了血条和力量UI,可以切换两种武器,还有一匹方便移动的坐骑,骏马“阿格罗”。但《汪达与巨像》给玩家最为震撼的,是那张完整做到无缝读取的大地图“往昔之地”。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旺达与巨像专区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点赞
0人订阅
知识的深度和锐度是一种力量。
《旺达与巨像》二度重制:TeamICO的墓志铭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7/2017061516192789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