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保方STAP干细胞事件
STAP发现之初,新闻发布会上的小保方晴子。她身边的是笹井芳树。
今年,科学圈的视线几乎从未从小保方晴子这个名字上移开。1月30日,这位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研究者在《自然》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在文章提出了一种获得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刺激触发性多能性获得(STAP)。
文中宣称这种方法能单纯通过环境胁迫让体细胞获得多能性,因此论文发表后受到了研究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然而在短短半个月后,小保方晴子的研究被指造假,RIKEN方面随即展开内部调查。4月1日,RIKEN调查委员会认定小保方晴子存在捏造与篡改行为。
小保方晴子在随后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道歉,但提出不服申诉。7月,那两篇关于STAP的论文被《自然》撤回,小保方晴子涉嫌学术不端一事也引起了日本对学术监管的整肃。在重现STAP细胞的尝试尚未有最终结论之时,小保方晴子的导师,著名干细胞学家笹井芳树在8月自杀离世。12月18日,理研做出最终决定:STAP再现失败,实验终止,小保方辞职。年度大戏,至此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