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娱乐 > 探索 > 正文

外国人为什么讲不好中文?他们可能会被音调逼疯

2019-04-20 19:17:04 来源:新浪 作者:科学大院 编辑:益达兄 浏览:loading

然而,声调的难,又何在于难学呢?

  由于声调这种坑坑洼洼的个性具有如此独特的语言学地位,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中国语言之父赵元任先生创立一种标记声调的研究方法:

游民星空
(图片来源:梁柏燊,姜欣桐绘制)

  再比如,探究伟大祖国各种方言的声调:

游民星空
(图片来源:梁柏燊,姜欣桐绘制)

  又比如,创造一系列(人间不存在的)介于一声和二声之间的“声调”,让人听后判断这到底是一声还是二声(范畴感知):

游民星空
(图片来源:梁柏燊,姜欣桐绘制)

  图解:我们日常说话的一声和二声一般是有一个固定的基频升降范围的——比如一声就是几乎没有变化,二声是比如介于100~200Hz之间,那么如果人为地创造一个变化幅值低于正常的二声变化幅值的声调(如图中的2~5),就会造成声调判断困难。

  又或者,是一些不怕卡机(或者是虽然老卡机,但愈卡愈勇)的大脑试图建立大脑与声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大脑是怎样处理声调的呢?

我们的大脑是怎么处理声调的呢?

  要搞清楚这个,可是比“歪果仁”学声调还困难N的N次方倍(N>1)的事情。但是,还是有人冲在了前面,咬了这个螃蟹几口。

  比方说,在二十年前,Gandour等研究者让说泰语的人、说汉语的人和说英语的人躺进磁共振仪里(Gandour, Wong, & Hutchins, 1998)。研究者每次给他们听一对只有声调可能不一样的音节(比如/khaa/和/khàa/),他们需要判断这一对音节的声调是否一样。在整个实验中,他们会听到许多对像这样的音节,并且做出判断。他们希望通过记录和对比三种母语背景的人判断声调激活的脑区的异同,来研究母语背景对大脑处理声调的方式的影响。

游民星空
(图片来源:梁柏燊,姜欣桐绘制)

  后来,关于大脑处理语言的脑成像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声调研究就有不下二十个。

  那么问题来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喜欢
游民星空APP
随时掌握游戏情报
code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
外国人为什么讲不好中文?他们可能会被音调逼疯https://imgs.gamersky.com/upimg/2019/2019041821555395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