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霑的故事,还得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说起。
1941年3月16日,黄霑出生于广州,8岁那年,举家迁居香港,从此香港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香港有座喇沙书院,远近皆闻名,许冠文、李小龙、黄霑以及现在的林夕等都在这里念过书。
当年,李小龙的本名还叫李元鉴,因为一些事情,把黄霑的表弟狠狠地揍了一顿。
黄霑听说表弟被人打了,挽起袖子就要帮他出头,到了之后才发现对方是当时“校园一霸”地李元鉴。
丢人不能丢面,黄霑硬着头皮也要把这场架干下去。
最后,黄霑在李小龙狂风暴雨般地拳脚下抵抗了二十分钟,才彻底败下阵来。
也正因这一架,他与李小龙成为朋友,这件事后来经常被大家津津乐道。
多年后,当李元鉴更名李小龙,成了一代功夫巨星,黄霑就乐滋滋老把这事挂嘴边,逢人就吹嘘:“老子当年可是跟李小龙干过架的人!”
1960年,不满20岁的黄霑考入了香港大学中文系,在读期间,他的文学才能已经开始展露锋芒,还参与了李香兰最后一部国语片《一夜风流》的配音。
从港大中文系毕业的他选择了广告行业作为自己的落脚点。
当时香港的广告总追求个洋气劲儿,要么是英文要么是粤语,又没有专业的传播文案,产品宣传难上加难,很多广告就剩下了个“洋气”。
初出茅庐的黄霑倒是好,直接把白话写了进去,这朗朗上口的广告文案,老老少少竟都能说上两句儿。
当他说出“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时,这个半路出家的外行人,就彻底改写了香港广告界的历史。
“广告创作,有心和有心机做,分别大得很。”有心而为是黄霑做广告的态度。
1968年,被擢升为广告部副经理后,不安分的黄霑又在主持界搞出了名堂,还被喻为“电视王子”。
彼时邓丽君那首《忘记他》红遍了大江南北,这首歌也是出自黄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