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如何扩种,西方的颜文字几乎一直基于ASCII中的符号的,也就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这套代码是一套基于拉丁字母的的计算机编码系统,包含我们常见的字母,和各种标点符号。
1968年版的ASCII编码速见:
整编它的人估计做梦都没想到过,它居然是因为几个抽象得不行的互联网表情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果然表情包才是真正可以跨越国界,穿越时空,打破知识壁垒的文化形式啊。
不过,ASCII高级是挺高级的,但这些数量有限的字符,其实在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了颜文字的创新发展,这时候就不得不提真正将颜文字文化发扬光大的东方派系颜文字了。
比起西方派系仅仅只停留在刻画面部表情上,东方派系的kaomoji可就绝对是要功力深厚得多了!
不仅有了更生动的五官,还有了肢体动作,一张.jpg 让人马上可以联想到对应的.jpg,甚至还是带语音的!
表现的丰富到程度也是西方派系无法望其项背的,光是“哭”这个动作,可以发一晚上不重样儿的。。。
你甚至可以用颜文字表达一些列具体的动作。
可以唱!
可以跳!
还可以 Rap!
来一个华丽转身动作!
这只鸡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