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比起地名更随意的,是起人名,在我们东北,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别人记住你叫什么。让我们打开《乡村爱情》的演员表。你只要随意感受一下就会发现,起名字,其实是一件非常easy的事。
如果你排行第四,那你就叫赵四,你要是第七,你就叫王老七;
如果你外貌有特点就更好了,脚大可以叫谢大脚,眼镜片厚可以叫瓶底子;
如果你爸妈望子成龙,你不用叫“世杰”、“国梁”,你可以叫王大拿或者刘能,简单粗暴,直接干翻那些豪杰和栋梁;
谢腾飞这名听着多正能量啊,估计耗尽了他爷爷谢广坤所有的良苦用心和文化底蕴。但是有用吗?你发表情包的时候,还是习惯叫这个孩子“谢飞机”。
好听根本没用,重要是好记。所以,如果你想给孩子起名,千万不要请教东北人。他们起的名字差不多都长上面那样。
我们也要感谢,有些伟大的人物,幸好不是出生在东北。
如果霍元甲出生在东北,他大概率不会叫霍元甲,他叫“霍嚯”。(注:在东北方言里,“嚯嚯”是祸害的白话音,就是祸害的意思。)
如果巴金出生在东北,他也不会叫巴金,而很有可能叫“巴瞎”。(注:在东北方言里,巴瞎是指说瞎话。)
我有个朋友姓杨,元旦那天生的,她妈差点就给她起名叫“杨历年”,幸好被她姥爷拦下来了。(注:“杨历年”谐音“阳历年”,是东北对公历第一天的叫法。)
我另外一个朋友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姓郑,他爸给他起名叫郑景银(没错,跟那位韩国羽毛球女运动员同名,在东北话里谐音“正经人(yin)”)。
英文名就更好起了,男的叫Gammady(谐音“干嘛地”,疑问词),女的叫Emma(谐音“哎妈”,感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