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样的地方可以提供这样的条件?真正古老的化石都被保存在窗口中,人类通常不会在窗口中结束生命,除非真的很不幸。化石通常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形成的,因此你只有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在那里:以溺水的方式。
遗憾的是,事情并没有溺水那么简单。绝大多数掉进河里的生物并不会变成化石,由于水流和食腐动物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有机体能在水中长时间保持完整。海岸线附近的海洋也是如此。低循环的湖泊或许可行——在中国发现的许多保存完好的有羽毛恐龙都是这样被埋藏起来的——但仍需要特定的条件。在这些罕见的化石中,有许多都是被附近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包裹起来,最终才得以保存到现在。
通常情况下,你需要被冲到海里,在更深处被埋藏起来,远离陆地的海底是一个更让人“放心”的埋藏地点,可以避免受到海浪和动物的搅动,但又不至于深到没有足够的沉积物来迅速将你掩埋。事实上,可能已经有人开始以这种方式变成化石了,毕竟人类已经航行了很多次,也发生过很多海难。
在这样的海洋环境中,成为“黄金”化石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被埋在富含铁的海底泥浆中,并且海水中含有足够的硫酸盐——以及硫酸盐还原细菌——那么人体就会转化成黄铁矿。你的软组织会被或多或少地替换掉,在三个维度上都是如此。必须承认,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标本听起来很吸引人——尽管那将是“愚人金”,而不是真正的黄金。
哪些部分更容易成为化石?
第二类问题与我们的身体部位有关:人体的哪一部分最容易成为化石?从史前古人类的化石来看,牙齿和骨骼显然是最好的候选答案。但也有一些软的部分可能会变成化石。皮肤和头发中含有的黑色素越多就越有利,因为这种色素的印记可以保存数百万年。与皮肤、指甲和软组织中的角蛋白不同,黑色素不易分解。这也是古生物学家往往能找到深色的恐龙羽毛,而找不到其浅色羽毛的原因。因此,皮肤和头发更黑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未来古生物学家眼中的完美化石。
然而,人体内含有黑色素的器官也有可能出现在化石中,比如肝脏。此外,生殖器也有可能出现在未来的人类化石中,因为人体这个部位的肤色比每天暴露在太阳下的部位还要更深一些。
另一个问题是,肌肉可以保存下来吗?在适当的条件下,肌肉组织可以通过释放磷酸盐来保存。如果环境中存在钙,并且pH值较低,那你就可以获得磷酸钙沉淀。如果这个过程发生得足够早,单个肌肉纤维就可能复制并保存下来。
那“一次性”的人体部分呢,比如脚趾甲、耳垢、粪便等?我们身体产生的大部分物质都降解得很快,即使是埋在地下。例如,粪便化石确实存在——我们要感谢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她在19世纪发现了一些最早的粪化石标本——但这样的化石太过罕见。在我们的一次性身体产物中,很可能最多只有脚趾甲中的磷酸钙会留下来变成化石。如果你参加黑光派对,你会看到你的指甲,它们看起来似乎有幽灵般的荧光,这是因为我们指甲中含有磷酸钙。磷酸钙可能会变成化石,并留下指甲所在位置的模糊印记,然而,大部分的指甲——由角蛋白构成——都会消失。
因此,我们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可能就是将骨骼和牙齿,也许还有肝脏,变成化石。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们的脚趾甲和私处也可能留下幽灵般的印记。对遥远未来的人类而言,这些都将是宝贵的遗产。
能否更快形成化石?
考虑形成化石的概率如此之低,有没有什么“作弊”的方法呢?比如,是否有某种方法可以人为地诱导化石形成,避开一些讨厌的障碍?可能还真有——至少有一种方法确实可以加速化石形成的早期过程。这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埃文·萨伊塔(温瑟尔的同事)开发的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被称为“沉积物包裹成熟技术”。
当有机质被埋藏起来后,在它矿化之前,需要经历所谓“热成熟”的过程。这通常需要很长时间,但在实验室中加速这一过程是可能的。这有点像高压烹饪,这就像如果你用烤箱烤一只火鸡,需要三个小时,但如果用高压锅,则只需要30分钟。
萨伊塔对一具鸟类尸体进行了一些实验,由此受到启发,开始探索如何加速热成熟的过程。他和同事们将一只雀鸟包裹在沉积物中,放到水里,创造了一种“假岩石”,想了解这能否模拟早期的化石形成过程。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萨伊塔开始考虑对样品进行加热和加压。有一天,他与亚利桑那州科学进步基金会的工程师汤姆·凯伊聊到了这一话题,凯伊认为,他可以在家里的车库建造一些装置,实现萨伊塔的想法。
几个月后,萨伊塔和凯伊做出了他们的奇妙装置,准备用蜥蜴、昆虫、树脂、羽毛和植物进行实验。他们的装置包括改装过的空气压缩机,以及通常用来制作草药补充剂的压药丸机。尽管看起来很怪异,但这个装置确实有用。
萨伊塔和凯伊通常在晚上开始压制一批样品,到早上才急切地检查结果。“我们会为了谁能把它们像圣诞礼物一样拆开而争吵,”萨伊塔回忆道,“我们将这些小药片打开,得到一小块细粒沉积物的‘化石’,可以看到羽毛上的深色斑点、棕色的骨骼,以及骨骼周围软组织的黑色晕……就像在中国的有羽恐龙身上看到的一样。”
需要明确的是,成熟过程只是化石形成的第一步。稍后发生的使化石能够长期保存的矿化和结晶过程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他们的试验结果也非常小,只形成了几厘米宽的样品。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看起来确实非常像真正的化石。
萨伊塔和凯伊能否制造出一块人类大小的化石?他们想要获得更大的化石,而这需要更多的预算。不过在原理上,答案是肯定的。
经过成熟过程的蜥蜴脚标本,显示了褐色的骨骼、有机斑点和鳞片印迹。
变成琥珀
对于那些想要制造化石的人,还可以考虑另一条捷径:琥珀法。如果你能找到足够多的树液,并且能够被琥珀覆盖,这将是保存软组织和骨骼的最佳方式。但是,对于(像人类)这么大的动物而言,这显然非常困难。
琥珀本质上是一种塑料,一种聚合有机物质,因此,如果你跳进一个装满聚氨酯的大桶里,然后有人把这个大桶埋到海底,或许就可以了,但这么做的结果,或许会成为早期人类世充斥塑料的病态象征。
不知道有谁在健康长寿之后,能够有幸成为一块完整的化石——就像三叶虫一样。这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但还有什么遗产能比这更加持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