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展开补上各跳的瓜子拱好慢拱,昂下补上华头子承托。这里留了一条缝表达并非一个整体。里拽目前仍缺少一瓜子拱。华头子只做了一半,另一半将会穿过里面的素枋和井口枋成为承托草栿的半驼峰。(参考佛光寺做法,这个做法极其少见,这里这么做是为了节省长度,可以注意到后面的空间已经不多了,而内部金柱之上还会有一组斗拱)
现在可以开始做另一条昂了。无论斗拱是几条昂,实际上最后突破天际的只有最上面的一条,下面的昂其昂尾则是依次搭在上面一条昂之上。
这里要注意到一个降跳高的做法。仔细观察之前的对照图可以注意到两条昂上的交互斗,相比前一跳提升的高度,和之前一条华拱提升的高度是不同的,尤以这第二条昂为明显,前一跳降跳高做法我们省略,这一跳却要确确实实的降低一格高度了。因此我先做出了这一条昂上的另拱,可见出跳距离不变,但降低了一格。
之后以相同手法做出另一条昂,这样降一格高度的结果是两昂中间正好只有一条缝,还原度非常高。同样是批竹昂。
补上耍头,这是一块用来压住另拱的木头,也被称作蚂蚱头。补上上面的橑檐枋,以及一条素枋
最后形成橑檐枋截面最高,与里面的一条素枋齐平的结构。后面补上半驼峰和上面的草栿。成品如下图。
就像下层斗拱一样,上面的压槽枋和柱头枋会在确定椽的位置后(恐怕是确定整个屋顶草架结构之后),再决定放在哪,由于这里的昂其角度与现实中不同,不能贸然做决定。
金柱内檐铺做,由于上昂的存在,我纠结了很长时间,这个结构目前依然存疑。
最新进度,外檐铺作层完成,还差一个内檐转角铺做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的世界专区
责任编辑:Shy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