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舵机
展开舵机
也是要在制造前先掌握的技术之一
现在流行的有活塞舵机和轮舵。
活塞舵运用很强的就是ddp这样的人了。拆他的飞机可以获得很多活塞舵机的技术。这里只放一些活塞舵机的图片
图示是两种我最常用的(几年前最喜欢用的)活塞舵。
活塞虽然有反应快,容易调试,角度稳定的优点,但因为太重太脆太多零件,力量又小而逐渐被淘汰。活塞舵还常常用于制作混控舵机(俯仰和滚转共用一对舵面)
重点还是轮舵
这是一种从矢仓那儿学到的轮舵,运用无动力轮和动力轮不同轴来产生弹力,但是要注意的是轮子的转速要调得比较小(0.3甚至更小)这种轮舵顺序影响较小。如果出现翼面角度和轮子不同,尝试改变顺序。
轮舵的轮子取消掉auto break,能略微提高回正速度
这是一种我自主发明的轮舵
顺序是轮,52桨,钢筋,简洁明了一看就懂,而且自带加固,非常好用。
还有就是极限轮舵,精品贴里有,自己找去。
拥有了制作引擎和舵面的技术,造一架飞机就不缺啥了。接下来是气动布局的问题。
首先要明白一个关于稳定性的问题
重心和阻心(阻力中心,不是前方的阻力,而是侧面的阻力)的位置将会决定飞机的稳定性,如果重心在阻心的前面,就是稳定的。
当阻心在重心前面时,如图(红色为阻心,黑色为重心)
正常平飞状态下,阻心的阻力和重心共线不产生力矩,没有毛病
但一旦出现扰动,使得机体有小角度的偏转,因为惯性,导致飞机飞行方向不变,但是机头朝向改变,阻力和重心不在一条线上,产生的力矩又会使得偏转角度更加加大,最终难以控制直到失速。
如果阻心在重心后面则会稳定,具体原因自行根据上面脑补,我懒得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像螺旋桨机一定有比较强大的垂直尾翼,因为螺旋桨考前导致阻心向前移,必须在后方加稳定面才能获得垂直稳定性。
对于螺旋桨机这种速度较慢且变化不大的飞机来说,气动布局可以很多样化,只是注意舵面旁边不要有太多的阻力面,比如引擎和俯仰舵都放在前方,严重降低机动性。只是要注意舵面离主翼和重心都较远就ok。
但是对于平桨高速机来说,虽然外形多样,但气动布局却一般很相似。往往引擎都是放在中部,有的追求速度牺牲机动性能的引擎会靠后。因为平桨机的引擎往往桨叶贼多,放前面不仅需要在后方加大量阻力面,机动时引擎过载也很大。放后面则会使得飞机过于稳定而丧失机动性。
但是有一种可以兼顾机动性和稳定性的气动布局,就是常规气动布局。常规气动布局的俯仰翼靠后,在正常情况下阻心在重心后面。进行机动时,俯仰舵翻转,此时俯仰舵在俯仰方向上的气动投影变少了,导致此方向上的阻心前移,如果调整得当的话甚至可以使阻心超过重心,成为阻心靠前的不稳定结构,眼镜蛇皮机动都可以做出。
还有就是俯仰舵靠上的设计,这样在拉机头时如图(黑色重心,红色俯仰舵)
俯仰舵由于旋转,产生一个向后的阻力,因为于重心不共线,会产生一个辅助拉机头的力矩。不过这种设计虽然加强了拉机头的力度,却会使压机头力度减少。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围攻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