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MD和NV后悔不已:苹果移动GPU的王者之路

2015-01-25 22:55:26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未知 编辑:听风飞舞 浏览:loading

用利润解决问题:2000-2006

  二十世纪头十年,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用三个策略解决了这些问题。第一个是iPod。iPod大幅增加了苹果的收入和出货量,并让让苹果大批量增设零售店进一步销售iPod,增加产品曝光率。第二个策略是2005年转向因特尔平台,这让Mac可以运行Windows系统,也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地把流行的PC游戏移植到Mac上。第三个便是搭载了移动版OS X的iPhone。iPhone的出货量远超iPod,为苹果带来数百亿的现金流。

  iPod本身是一块硬盘加上PortalPlayer(一家无厂芯片设计商)基于ARM开发的元件。起初苹果购买了90%的PortalPlayer元件。但PortalPlayer在2006年未能交货,苹果放弃了合作,转而把iPod Classic的ARM芯片供应交给三星。当年,IBM也未能按苹果的要求交付处理器,苹果则从PowerPC转到了因特尔平台。

  次年,促使苹果转向和三星合作的原因又多了一个:iPhone。全世界有能力为苹果保质、保量供应应用处理器的制造商只有几家,三星便是其中之一。

  三星、德州仪器和因特尔的XScale均有能力生产ARM核心的处理器,以及Imagination的PowerVR移动显卡。三星之前已经作为内存和硬盘供应商向苹果证明了自己,而因特尔则没有选择与苹果的合作。

GPU成为iPhone的关键

  苹果放弃PortalPlayer之后,Nvidia收购了这家公司,希望其能再次获得苹果的合同。Nvidia打算用即将发布的Tegra芯片增强媒体播放器的性能。而苹果的野心则更大。

  苹果的iPhone,并不只是要用CPU运行一个为移动端优化的OS X系统,还要搭载一个动画丰富、用GPU加速的UI。这套UI在概念上和之前OS X上的Quartz引擎相似。

  由于利用了GPU性能,OS X一开始便领先了Windows整整五年,而新的移动操作系统iOS也遥遥领先其他智能手机。当时,诺基亚的塞班、Palm OS和黑莓还基本上是增强版的PDA和传呼机;Sun的JavaME、谷歌的Android和高通的BREW(授权给微软)当时也只是简化的JAVA虚拟机。

游民星空

  在当时考虑过把桌面系统缩小、放到移动端的公司只有微软,而微软移植的却是最不适合移动端的桌面UI(还是之前借鉴了苹果的)——窗口、鼠标指针和桌面图标。反观苹果——苹果在把Mac变成iPhone的过程中,唯一没有移植的便是桌面UI。

重视GPU,让iOS领先Android

  苹果的「桌面级」移动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需要一块性能极强的移动处理器,而它们也成了iPhone遥遥领先竞争对手的重要原因。iPhone发售时市面上的所有移动操作系统都没能活下来。

  iOS高度符合用户知觉,视觉美观,图形环境富有趣味(归功于GPU加速),这也是iPhone销量居高不下的因素。谷歌则完全没有意识到iPhone成功的关键。

  苹果发布iPhone后,谷歌把Android推倒重来,试图模仿iPhone。但谷歌却忘记了提升图形效果(就像微软在Windows上一样)。这一直到2011年Android 3.0发布才有所改善——而3.0却又是一个谷歌为应对iPad 3而针对平板电脑发布的系统。2012年谷歌才针对智能手机发布了Android 4.0——这已经是iPhone发布之后的第五年。

游民星空

  iPhone对GPU的重视,也让iPhone十分适合游戏。从一开始,游戏便是苹果应用商店里的主角,改变了大众对苹果「没有游戏」的印象。iPhone、iPod touch还有2010年的iPad,均作为独立的移动游戏设备颠覆了游戏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喜欢
游民星空APP
随时掌握游戏情报
code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